這麼個結局沒人會高興,最生氣的自然是石斌,其次是受冤波及的李芾,趙葵倒是無所謂。
本想再也不理趙葵,但是石斌又明白絕不可能。若是缺了趙葵的支援,他的進攻隨時可能會被迫停止,於是能暫時默不作聲,低頭前行。幾次都想立刻開口就問趙葵為什麼,但見李芾在一旁,又不得不壓了下來。只能打算待李芾離開後他再去找趙葵。
三人誰也不理誰走出宮門,各自回府。而石斌在回府路上轉道去了趙府,為防他人看見還是從側門進的。
一聽石斌來到,趙葵立刻知道是來興師問罪。故而也很小心的招待石斌。
石斌卻不想念這點情,怒氣衝衝的吼道:“趙葵,你什麼意思?我好不容易讓理宗相信北伐會取勝,讓謝方叔那老匹夫離了京師,你卻在這時候出來拆臺,什麼意思?”
“石大人,趙某的意思很清楚,就是等籌集到了足夠的糧餉再出兵,讓北伐獲勝的把握大點。”趙葵說道。
“那你為什麼不早告訴我你的態度?”石斌惡狠狠的問道。
“我的
態度?石大人說的是哪裡話,我的態度不就是支援北伐嗎?”
趙葵的態度是支援北伐?細細想了想,石斌的確挑不刺來,他的態度是支援北伐,還保過自己幾次。
冷靜下來之後,回想了趙葵之前說的是‘不贊同現在北伐’。又想了想之前許風要自己先與趙葵、李芾二人先通氣,是自己剛愎自用沒有采納建議才導致這尷尬局面。
石斌的氣勢不由得弱了下來,但是仍舊無法容忍趙葵當著理宗的面拆自己的臺,讓自己難堪。
“石大人,趙某知道你為何如此氣惱,但我這麼做其實對大家都好。”趙葵笑道。
對大家都好?看著趙葵那張狡猾的老臉,石斌很有衝上去打一耳光的衝動,但是忍住了。畢竟趙葵是元老,很有智慧,且需要他的支援,只能拉攏不能得罪。
“石大人是不是不明白我為何在皇上面前如此拆你的臺?下面老朽就告訴你緣由。”趙葵笑眯眯的說道:“第一,你的武將提名非常不合適,而我又沒想到補救的辦法,所以絕不能支援。一旦支援了,那就會被皇上認為我們是朋黨,以後的事情就難辦了。這種事情太敏感我不想透過和稀泥來解決。”
石斌聽後輕輕的咳了咳,不做聲。
“第二,如今的國庫空虛確實不適合大規模用兵。你說的小規模用兵倒是可以考慮。”趙葵繼續說道,“第三,我們對元人目前的具體情況並不十分清楚,還是多觀察幾日,穩妥點為好。何況你也看見了,李芾大人在那不表態,可見他並不怎麼積極。”
還不都是你這老傢伙拆臺導致的?石斌腹誹道。
“趙大人的意思是糧餉充足了再進兵?”石斌問道。
“是的,但還有一個條件。”
“條件?”進兵還有條件?石斌不解。
“李芾那隻要他不反對就好,但是你必須改了進軍統帥的名單,否則我不會支援。”趙葵非常堅定的說道。
還真是趙家的忠臣,時刻都為理宗著想,生怕趙家天下被人給篡了。按趙葵現在的態度石斌知道沒得商量,若想擴大地盤首先就得先打下地盤來,其餘的事情之後再做打算。在國內再想佔一州一府已經無可能了。
只好說道:“好吧,我同意改名單,但是絕不能瞎改,否則我連出兵都不會同意。”
本來就是想遏制石斌勢力過大而已,他一個忠臣哪裡會亂改名單讓大宋吃虧?表示只要多提兩個還能獨當一面且與石斌、呂文德不是同一系的武將就好。
表面上當然不能顯示出不快,但是也不可能高興,只是一個勁的點著頭說‘有道理,有道理’,僵得很。但心中卻將趙葵的十八代祖宗問候了個遍。
商量一通之後,二人決定提名王三和陳巖為西安一路的正、副統帥,呂文德和汪立信則為三門峽一路的正、副統帥。至於監軍,二人都不打算設定,且都會說服理宗不設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