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拆臺
如今的謝方叔得了‘石斌槍恐懼症’,石斌、趙葵和李芾都打心底高興。因為只要有石斌的地方謝方叔就不敢放肆,連正常表達的能力都沒了。如此一來,導致理宗最後不得不將其派到泉州去當知州,最高決策層的四個人裡有三個都是積極抗元的了。
理宗雖然還不是很想興兵北伐,但是軍事演習之後對北伐有了很大的信心,至少不再想一味求和了。
心中倒是很想立刻就進兵陝西,但是石斌明白這事急不得,得有個周密的部署,大宋國力羸弱經不起幾次大敗了。若是大敗恐怕又得割地賠款來求和,之前的努力就全都白費。而他和他手下的權利就得失去不少,大好局勢可就沒了。
所以在演習之後的十日之內石斌都沒提一句出兵北伐,即使朝堂之上有人爭得面紅耳赤,他也只是靜靜的聽,看看有沒有可取之處,但從不開口。
這個反應讓其餘的主戰派都非常意外,須知,軍事演習是石斌提出和主持的。結果演習之後理宗支援北伐他本人卻不再關心北伐之事,情況有些蹊蹺。
對此,理宗也是非常意外。軍事演習明明就是石斌為了說服他北伐而搞的,才過十來天他怎麼就不聞不問了?
當然不能任由石斌胡來,耍他,故而派董宋臣去詢問緣由。石斌則很冷靜的說道:需要緊密謀劃,想清楚後再稟告理宗。
“許風,你說理宗現在會是什麼樣子?”石斌笑問道。
“應該是有些焦躁和氣憤,認為大人是在耍他。”
“應該是的,也的確耍了耍他,但是主要還是謀劃將來。你認為我定的策略如何?”石斌又問。
“大人想得應該說非常周密,一路從西安出發奪了延安,另一路從三門峽出發奪了運城這個橋頭堡,這樣進可攻退可守,即使攻擊受阻也不會出大事。只是····”
“只是什麼?也許咱們得先和趙宰輔、李樞密他們通通氣,穩妥點比較好。”
和趙葵、李芾通氣?石斌不認為有這個必要,他們二人明顯是主戰派,尤其趙葵的積極性最高,李芾雖然積極性沒那麼高,但對收復故土也是肯定不會阻攔的。所以沒有采納許風的意見,並未先告訴趙葵和李芾自己的打算便獨自進宮面聖了。
見石斌到來,理宗非常高興,開口就問興兵北伐之事。石斌知道理宗已經有些著急,故而並不故意拖著,很乾脆的就將計劃說了出來。
石斌的計劃並沒出乎理宗的預料,但是非常不喜。因為石斌認為西安一路的統帥用王三最合適,鄭州一路則用呂文德最合適。
知道這是最好的搭配但是理宗就是不想石斌手下的人再立新功,石斌的權勢越來越大是他最討厭也最害怕的。
故而聽完石斌的提議後理宗便沉默不語,表面上則裝出一副認真思考的樣子。這個樣子當然擺不了多久,必須做個表態,或者乾脆表示稍後再議。
於是藉口透透氣出了書房,卻將也想出來透氣的石斌留在書房之中,要他坐著休息,站久了不好。一出門,就要跟在身旁的董
宋臣立刻出宮去將趙葵和李芾帶進宮來。董宋臣明白理宗的意思,立刻飛奔而去。
透了口氣後,理宗回到書房表示自己有些疲倦想休息休息,要石斌也休息休息,等趙葵與李芾二人來了再商量。
原來是不好意思直接在他面前宣趙葵和李芾二人進宮,剛剛出門透氣就是幹這齷齪事,石斌暗罵理宗無恥。但是也毫無辦法,只能接受事實跟著一起休息。
但是石斌心中並不著急,因為他不認為理宗能說服趙葵和李芾改變自己的提議,因為這就是最好的搭配。若要改,除非將王三或者呂文德改成他石斌,但這種蠢事理宗絕不會做,所以信心十足。
沒多久趙葵與李芾便來了,理宗如同看見救命稻草,急不可待的將石斌說的策略告知了二人。
李芾還是低頭沉思的時候,趙葵卻想也沒想直接表示兩路軍統帥是誰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現在絕不能進兵。
萬萬沒有想到李芾還沒表態,趙葵卻來拆臺,石斌怒火中燒恨不能生吃了趙葵。
明顯預料到了石斌的反應,趙葵並不在意,而是很平靜的說道:“皇上,對於興兵北伐,臣非常贊同。之所以不贊同現在北伐,是因為如今糧餉不足。過了黃河幾乎就是一馬平川,若是沒有充足的糧餉無法支援大規模戰爭。若是要打,至少得把河東路全給奪回來,若是隻佔幾個州縣,空耗錢糧毫無意義。”
不得不承認趙葵說得有理,但石斌卻不死心,即使只是為了面子他都要說上兩句。“趙大人言之有理,但是如今元人內外交困,咱們雖然糧餉不足但也可以邊打邊籌集。不派那麼多兵馬前去就好,何況怎麼能說奪回幾個州縣就是空耗錢糧毫無意義?石某以為,在元人地盤上扎釘子,讓曾經的宋人知道朝廷還記著他們這就是種勝利。”
說完這些石斌將目光投向李芾,希望他給予支援,卻沒想李芾決定誰也不幫,只是當個看客。
於是石斌與趙葵二人打起了嘴仗,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服誰。漸漸的,理宗和李芾都厭惡起來。最終理宗來了脾氣,將三人全都轟出了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