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你的出現,這事才有了一絲曙光,這也是五姓七望敵視你的根本原因。”虞世南終於說到了重點。
根本原因?杜少清怔住了,好像是這個道理。
自己不過是區區一個駙馬,就算是被封了個才子的虛名,好像也礙不住這些世家門閥什麼事情吧,可為什麼他們一上來就那麼仇視呢?
就因為皇帝得了個有才華的女婿?說不通的。
現在聽老師這麼一說,還真是有幾分道理。
“老師您是說,我改進了造紙,傳下活字印刷,讓天下不在缺乏書籍,同時興建公立學堂,如此可以上學唸書的人增多,將來參加科舉的人增多,朝廷選才的範圍加大,這樣就變相的搶了那些世家門閥子弟的飯碗,所以他們敵視我?”
虞世南點頭說道:“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你恐怕不知道,在以往的時候,一個出身鄉野的書生,想要科舉考中,僅僅依靠個人才華是遠遠不夠的。
因為出題的乃至判卷的官員,都是士族門閥的人,所以科舉考試,這個發明出來對付門閥的利器,最後卻被門閥把控,形同虛設,何其可笑?
朝廷基本上每年都招不到一個一片公心可堪造就的人才,皆是因為人家在考試前就把人才納入門下了。
有一種做法叫做‘投卷’,就是說,一個學子科考前需要將投遞一封書信或者干謁詩文給那些貴族掌權官員,以此表忠心去依附,再之後,如果這個學子可以在科考中出類拔萃,上面才會有照應的人將之選出。
這樣選拔出來的官員,第一個效忠的,依舊不是朝廷,而是人家門閥世家。
說這麼多,你,懂了嗎?”
杜少清木然的點了點頭,差不多已經被驚呆了,這些資訊雖然沒人給折磨仔細的講過,但這幾年長安生活也一知半解,沒想到今日聽來,依舊震撼。
難怪世間流傳著那句,千年的世家百年的王朝,這就像是一個十分嚴密的產業鏈,已經被人家經營的固若金湯了,想要打破這個封鎖,幾乎是不可能的。
前隋楊家能夠發明出科舉制,確實是神來之筆,但可惜隋朝盛極而衰,僅僅二世而亡。
杜少清是個學醫的,對於歷史也是個一知半解的二把刀,他根本就不知道,歷史上真正打破門閥壁壘的牛人,是女帝武曌,也就是說大唐經歷了高祖、太宗、高宗三世還未完成,直到傳至武曌手上,這位女帝天縱奇才,瓦解了這些世家門閥的封鎖。
這一世沒有女帝,似乎要依靠杜少清來做了,他沒想那麼多,畢竟自己也不長於治國。
“弟子聽明白了,也就是說,我們從造紙、印書、教學等等,一個個基礎環節開始,直到現在馬上就要走到最終的選才入仕。
如今要我做的就是出題選拔,以此打破他們多年的投卷惡習?”
虞世南笑著說道:“不錯,這也是朝堂上陛下力挺你做主要出題人的原因。”
“可是您不是說了,出題跟選才之間還差一個判卷遴選,我哪裡會出題?不一樣要依仗往年的出題大臣輔助,能保住不出岔子就不錯了。
最後判卷和遴選的還是人家的人,白折騰呀!”杜少清攤著手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