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那簡直太好了,弟子也正犯愁呢,從來沒幹過,怎麼能幹得好?一旦鬧出了差錯,那就是誤人子弟禍國殃民了。”杜少清大聲贊同。
嗯???虞世南沒想到這個弟子竟然會這麼想,“你也不想接手?這不對呀,不像是你的性格,你可是一向喜歡出風頭的。”
出風頭?什麼風頭?
杜少清大呼冤枉:“老師,您看走眼了,弟子是本分人,向來低調,從不喜歡出風頭。”
白了杜少清一眼,虞世南沒好氣道:“看看你沒幾年幹下的事,比多少人一輩子幹的都多,說你不喜出風頭,誰信呢?”
“那些、那些都是弟子被逼無奈才擔下的,其實內裡我特別不喜麻煩……”杜少清弱弱道。
虞世南揮手攔下說道:“好了,不管你以前如何如何,這一次,為師希望你擔下重任,並且做好差事,這也是陛下的期望。”
“可是您剛才不是說,連國子監祭酒孔穎達在內,大部分人反對的……”
“那些人之所以反對,是因為怕你,他們居心不良目的不純,所以你更要肩負重任。
而真正需要你出力的人,都盼著你能夠在科考中大放異彩,以此改變他們的命運。
至於孔穎達,此人反對沒有私心,是擔心你年輕經驗不足做不好科考出題,不過你放心,現在不會了,他被勸了回去。”
杜少清有點疑惑,“科舉出題而已,誰出題似乎對國家選才影響不大吧?他們怕我什麼?”
虞世南沉默片刻,盯著杜少清問道:“當初你興建學堂,陛下可曾跟你暢談過?”
“沒有,他只說大唐現在急缺讀書識字之人治理國家,所以大力支援我興建學堂。”杜少清搖了搖頭。
長嘆一聲,虞世南開口道:“原本這個根源需要陛下給你分說的,既然說到這裡了,老夫就點破吧。
往年曆屆科舉,不是說沒有民間來的讀書識字之人,但科舉畢竟是為國選才,說白了就是選誰出來當官。
所以無數雙眼睛都在盯著科舉,或者說,聽著這些空缺官位,其中勢力最大的,就是五姓七望這些名門望族了。”
杜少清感慨道:“也是,論起讀書人多,還得是人家千年的世家,民間連個像樣的學堂都沒有,可人家那裡家家有書庫藏書,誰能比的了?”
不不不、不是這個原因,虞世南連連擺手。
“從三國歸晉的時候,朝廷選拔人才就變成了九品中正制,而現今的幾大世家基本上也就是從三國之後開始崛起的。
幾百年來一直把攬著朝廷的各級官員位子,這也是為什麼說千年的世家百年的王朝了,這些人的力量加起來,連朝廷都得讓步。”
杜少清點頭道:“這個我知道,近幾年經商深有體會。”
“前隋創立科舉制,就是為了打破這些世家門閥的壁壘,只是知易行難,到了如今的大唐,想要效仿前隋,卻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