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杜少清決定要保住李元昌,朝堂上只有皇帝李二斡旋,那麼朝堂之外杜少清想著看看自己能做點什麼,於是就找來了李元昌,二人詳細談了有一個時辰。
第二天大朝會的時候,幾乎滿堂都是百官對李元昌的舉報,這讓本來做好心理準備的李二也有些措手不及了,同時李二也感到了深深的威脅。
窺一斑而知全豹,五姓七望在朝中勢力太大了,如果他們聯手不破的話,那就是一種變相的把持朝政了,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可一切都是後話,現在大朝會既然爆出了李元昌罪行無數,如何處理是要有個結果的。
看著一條條具實罪證,李二自己都暗罵,如果不是要用七弟李元昌出頭辦事,憑這些罪證,別說拿下老七的王爵,甚至殺了也就殺了,沒什麼心疼的。
這厚厚一摞罪證,直接說明了李元昌這貨,身為皇族從不幹好事,一直乾的都是毀壞大唐基業的惡事。
太極殿上,皇帝李二雷霆大怒,“來人,速速傳召漢王李元昌上殿,朕要親口問問他,到底這些年他都幹了多少好事?”
這個……
傳令官自去傳令不提,可是這一幕,乃至說皇帝這個態度,直接讓舉報人有些頂不住真了,莫非之前推測有假?皇帝不是要保護李元昌?這明顯是要拿下李元昌的節奏呀?
李元昌在幹嘛?這天他也早早的就起床了,此時結髮妻子剛給他整理完袍服。
臨出門前,李元昌叮囑道:“命人收拾一下東西吧,今日過後,咱們就要回晉陽種地了。”
髮妻看著丈夫風蕭蕭兮的身影,什麼也沒說,此時這位漢王妃突然心頭一陣鬆快。
王妃心想:長安城裡繁華得讓人流連忘返不假,可丈夫這些年的行徑一直讓家裡人提心吊膽也不假,想想前兩年暴斃的幾個王爺,恐怕回晉陽種地未嘗不是好事。
就在眾人等待傳召李元昌的時候,刑部尚書李道宗站了出來,“啟稟陛下,依照慣例,即便是有人實名舉報,朝廷也該派人仔細查證之後才傳召勘問,抑或是拿人,現在就傳召漢王,是不是有些不妥?”
“李尚書莫非故意袒護漢王嗎?我等據實彈劾,所有的罪狀皆有明證,還需要你刑部再出別人重新取證嗎?”御史臺一名官員站出來反駁道。
李道宗沉聲道:“問案頂罪自有其法度章程,過早傳訊一來怕打草驚蛇,二來怕最終證據不實誤判冤情,所以臣以為,還是先由刑部立案偵查才是。”
李二知道李道宗是想要維護李元昌,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不是拖延幾天的事情了。
“好了,事急從權,把李元昌叫來,朕就不相信他還敢當殿欺君不成。”李二制止了二人的爭議。
很快李元昌就大步來到了太極殿,看著文武群臣,還有自己滿臉怒容的皇兄面前擺著那厚厚一摞奏摺,李元昌知道了,這些都是今天一天彈劾自己的奏摺,看來這幫人是要把自己往死裡整啊。
李二黑著臉指著面前的奏摺對身旁的內侍說道:“把這些奏摺跟漢王念一念,看他有何話說?”
內侍老高拿起一本朗聲唸了起來,李元昌聽著裡面寫的一條條一件件,什麼欺壓百姓、強搶民女、惡意斂財,乃至盜取耕牛宰殺,侵佔百姓良田等等,基本上都詳細註明了時間地點和證據。
這個時候真的不得不佩服這幫對手,如果不是他們這樣詳細的記錄,李元昌甚至自己都不記得自己做過這麼多事情呢。
“好了不用唸了!”李元昌大聲打斷道。
李二抬頭看著對方,沉聲道:“老七,你可有話要說?”
對著李二深深一禮,李元昌朗聲道:“啟稟皇兄,臣弟李元昌過往這些年,除了通敵賣國不曾幹過之外,可以說做過的惡事自己都數不清能犯多少唐律。
所以這裡面列舉的罪狀不用唸了,除了通敵叛國這種罪名,臣弟都認了。”
你……李二一時間有些啞然,這老七是在做什麼?
不過想想也就釋然了,證據確鑿之事,老七又是個直性子莽夫,能想到的恐怕不是什麼彎彎繞,而是認罪伏法,這樣最簡單。
李元昌的表現看在彈劾他的一群人眼裡,可就不是這個味道了,崔君肅心中暗道,這是要斷尾求生嗎?主動認罪不攀連他人,不涉及其他過失,他想要保住懷遠坊的戰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