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好說歹說,終於勸住了女兒,不能一下剷平了花園,一棵一棵嚇唬著來最好,小姑娘將信將疑答應下來,於是約好的六皇子李愔就慘了,成了每天花園裡刨坑挖樹的苦力。
公主看著李愔被殃及池魚也很無奈,心說六弟你就當鍛鍊身體好了,攤上這麼一對爺倆只能說你倒黴。
將三虎和四虎調到了身邊,杜少清也沒閒著,皇宮那邊傳來訊息說新版蒙學書冊已經刊印了萬冊,足夠永平坊一地蒙學所用了,所以永平坊學堂可以運作起來了。
杜少清預訂的蒙學書冊共有四本,三字經、千字文、論語,都是經過大儒虞世南親手批註的,其中三字經還是當初杜少清為了教導女兒改版過的,只寫到隋朝部分。
最後一本卻是算學,就是簡單的二十頁教導孩子加減乘除的小學數學,是杜少清獨自編書,讓人雕版印刷的,全大唐就這一份,裡面是用來推廣新的算術方法,用阿拉伯數字和乘法口訣的,大大最佳化了繁複的中國古典算經。
這本小冊子一出,戶部算師驚為天人,直言這東西可以讓算學前進一大步,以後算學就可以不用算籌了,為此杜少清還特意製作出了算盤送給戶部,這東西名聲可是堪比後世計算機的,原本為北宋時期的產物,運用起來比紙上演算都快,古老的算籌更是沒法比。
僅僅半天時間,永平坊三十所學堂開學招生的訊息就傳遍了大唐,所有百姓都為之轟動,因為其中有大唐第一才子親自領頭授課,一時間前來帶孩子報名的家長直接將整個永平坊圍了個水洩不通。
禮部侍郎崔君肅家裡,管家慌忙來報:“老爺,杜少清在永平坊揚言一次開辦三十所學堂,現在長安的百姓全都蜂擁報名呢。”
崔君肅心中一驚,隨後卻又淡定起來,鎮定道:“慌什麼?三十所?一所學堂收容二十人,也不過六百人的容納量,長安多少百姓,多少待學孩子?值得大驚小怪?”
“不是啊老爺,聽他們宣傳說,永平坊的新學堂建造的非常巨大豪華,一所學堂可以容納二百名學生。”
什麼??崔君肅驚呼道,二百人的學堂?那得多大?什麼樣的學堂能這麼豪華?還僅僅是供給平民?就是宮裡的弘文館恐怕也不過如此吧。
“二百人?哪個老師能一人同時教導二百人?如此教學怎能出優等?且不說能不能找三十個教書先生,只說三十所學堂招滿的話就是六千學生,他哪裡來那麼多書冊?可不是所有百姓家裡都有蒙學書冊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買得起的。”崔君肅不屑道。
管家看著老爺這麼自信,真的不忍心說出實情。
猶豫了一下終究還是說了:“不是啊老爺,他們說蒙學書冊學堂自備發給學生不要錢的,而且還說人人有份,看著不像是沒有書籍的樣子。”
不可能!崔君肅斷然大喝。
同樣的場景不僅僅發生在崔家,王矽那裡、滎陽鄭氏在長安的官員那裡,甚至整個五姓七望的人都大跌眼鏡,杜少清瘋了嗎?他是神仙?六千冊蒙學書籍,那得多少藏書?天下蒙童書冊都被他收集起來了嗎?
事實證明永平坊學堂並沒有虛假宣傳,每個學堂裡面整整齊齊擺放著二百套新生書冊,這堆新書在家長眼中可比學堂的年輕先生都惹眼。
“排隊報名,學堂名額有限,所以優先收錄永平坊本地的孩子。”三虎大喊道。
“為什麼呀?我們又不是不給孩子交束脩。”有人不滿道。
“是啊是啊,我們聽說有學堂招人,一大早就慌忙趕來了,排隊都排了半日呢。”
“只要你讓我的孩子進去識字讀書,我願意出雙份的束脩。”
……
圍觀群眾情緒激動,看來這些人為了讓孩子能夠唸書識字已經是紅了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