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皇帝的底線,來自後世的張強知道什麼是槍桿子裡面出權利,那些人哪怕是想要借力打力,也不能涉及到他的權利,是他掌握國家,不是他們這些有嘴皮子的人掌握國家,他有時候連樞密院都不想讓他們過多的發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
但對於內閣的內政,張強是從來不干涉,他只掌握人事和軍隊,還有國內的民心和一些言論。
出了杜歌和尤海波這樣的先例,他對於那些官員想要染指軍隊的指揮權,在軍隊裡面建立勢力,他是一點也不能容忍,一切他說了算,任何想要往軍隊裡面塞人的官員,第二天都見不到升起的太陽。
對於內政,政議院怎麼吵都行,首相哪怕是拿下了副相,哪怕是貶滴大半個內閣,甚至解散內閣重新任命各部尚書官員,他都不會管,那是首相的權利。
今年掏錢,明年給的軍費不多,樞密院同內閣吵翻天他都不會管,反正軍費總有的,多與少的問題,戰事沒有多少,只要骨幹和精銳在,華夏帝國有的是人,有的是退伍兵,隨便一招手,馬上就能拉出幾百萬兵馬,這個時代的打戰,靠人,也靠兵器,但人起決定作用,沒有人,沒有更多的人,兵器先進了也沒有用,張強擅長的就是人海戰術,用人淹沒你。
所以他和樂意看到樞密院和內閣,甚至政議院爭吵,或者最多的是政議院同內閣的關於財政開支,人事任命的爭吵,還有下面諮議局,諮詢局,州議院等的機構的爭吵,反正他就是看個樂子。
他們吵起來皇帝才能安心的坐著。
他安心的坐著,李亞他們可不是安心的坐著的時候,一會兒,樹林裡面就聚集了百人的逃兵,這些人都是漢人,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該如何做,這時候升為近衛軍中校參謀的李亞站出來了,他分析了目前的局勢,然後透過一番勸說,讓大家信任他。
這百人在李亞的安排下,靜靜的埋伏在樹林邊緣,當一隊匈牙利騎兵跑過來的時候,他們在李亞的指揮下,用僅有的二十一杆步槍開火,擊斃了這一隊十來人的騎兵,然後他們就又擁有了十一支短火銃,五支燧發槍馬步槍,以及不少的子彈,還有十一把馬刀。
重新分配了武器,這些曾經當過兵,或者很有才華的文官以及被華夏帝國認定為罪犯的人,就成為了一支紀律比較好的連隊。
李亞挑選了自己身邊早就打好關係的幾名心腹,還有從哪些人裡面挑選了會騎馬的,並且看起來比較老實,肯聽他話的年輕人,讓他們穿著匈牙利騎兵的服裝,騎著戰馬,挎著馬刀出去偵查,然後一群人換了個地方隱蔽,直到馬隊回來,他們才重新集結起來,在馬隊的引導下,沿著安全的路線脫離戰場。
逃出二十多里地,差不多脫離了戰場,他們已經是兵馬齊備,武器滿員了,又多殺了近一百匈牙利步兵和騎兵,還多解救了逃脫的一百多僱傭兵計程車兵,以漢人為主,還有十幾個俄羅斯農奴,以及烏克蘭農民,三幾個中亞土著人,一個廓爾喀步兵。
這樣的兵力快趕上華夏帝國軍守備軍的一個不滿編營了。
三百多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