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 第560章 追蹤索跡探離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60章 追蹤索跡探離形 (3 / 4)

過不片刻,繞到大殿深處,這裡確有一座殿堂,倒並非小兵說的什麼隱秘所在,只是殿門前羅列事物較多,什麼龍虎麒麟石像,又有壁屏,刻畫鸞鳳雲紋,而殿門在這些裡處,看起來才像是隱藏。

這時武松等在門前,看趙檉過來急忙道:“王爺,屬下見識淺薄,不知此處是何等所在,只能派人去請王爺親看。”

趙檉點了點頭,也不說話,負手向著門處走去,只看那殿門上方有石刻刷金橫批,乃是漢字,辨認下竟是南華堂三個隸書。

門的兩旁有對聯,字數不多,上下闋各有五字,共寫了十個,分別是師德宗功遠,門聲代澤長。

趙檉點了點頭:“這是自在門的祖師堂。”

“祖師堂?”武松好奇道:“屬下看寫漢字,雖識得卻不知何意,莫非這自在門的祖師竟為漢人不成?”

趙檉聞言微微嘆氣,道:“本就是我漢家門派,這賀蘭大山自古便是我漢家地方,不過也像幽燕之地一般,失落了百年,這些門派宗庭也都被外族所佔。”

武松聞言驚訝道:“王爺,既是如此,那這堂內供奉的祖師又為何人?”

趙檉道:“是春秋時的聖人莊子。”

他說著走進殿內,卻看裡面古色古香,與外處一些大殿全然不同,彷彿置身古代之時。

六隻銅鶴薰爐擺放兩旁,中間地石通往裡面,有鐘鼓於側,隨風微微發出聲響,走到最裡處,見華麗供臺橫於前方。

這供臺兩邊輕紗向外攏起,正中間的金座供奉丈高雕像,卻是慈眉善目,一派道德氣息,正是南華真人莊周。

武松這時也跟了過來,在後面道:“屬下倒是知道莊聖,卻沒想過竟有宗門武藝流傳下來。”

趙檉道:“春秋諸子,哪個不是高強武藝傍身?夫子自不必說,身高如巨,力大無窮,劍器精通,可舉城門,還有墨子,也是武藝高人,又擅長機關暗器,更有農子,首領號稱俠魁,武藝也是出奇,據說還會地勢陣法。”

武松道:“屬下耳聞只有夫子弟子,其他不知還有傳承於世。”

趙檉道:“墨家卻有傳承,只是墨家隱世,蓋不出現,農家則自秦末揭竿後,便散了去,旁的百家不少已經演變成另外式樣,就如三百六十行般,又有三教九流區分,傳承倒也還在,只是改弦易轍,與古時並非同一回事,而且不少只是傳下教誨,武藝卻並未流傳下來,本領手段失傳殆盡了。”

武松道:“卻是可惜,我曾聽師父說過,古武十分強大,時歲越近卻反而弱下,由來傳承不易,又要遵訓,往往留下一手,結果遇到岔子,便竟泯然了,這樣才一代不如一代。”

雖然展姓老人並未收武松為徒,但武松一直對其以師尊稱呼。

趙檉點頭:“道理是這個道理,但與世道也有關係,古時地多人稀,野獸橫行,王令向遠,政命難通,大多都要練武防身,就算不會武藝,沒有師父的,自家也要動腦筋創出幾手,這是性命攸關之事,誰又敢不放在心上?乃到春秋戰國,百花齊放,各種奇藝達到巔峰,後來則人口愈多,地多佔有,走獸上山,危險減少,人便自也懶惰了,又是失傳,又是不造,豈非一代不如一代?”

武松抱拳道:“王爺所言極是,說出武松心中困惑。”

趙檉轉身向外走去,道:“此處叫人守著莫動,到時再搜,先去找李凰珠等人。”

兩個出了殿門,武松繼續尋找,元纓則搬了把椅子給趙檉坐下,等待訊息。

可半晌武松轉回來,就是去查大殿兩側的白霸和白戰也回來,根本沒有搜見一人,這大殿中除了之前的半步大宗師虎帥之外,竟然是再無有自在門人了。

趙檉皺眉,這不太可能,雖然在前面殿外遇到不少自在門弟子,但絕對不會是全數,自在門作為西夏第一大宗,不可能就只有這麼些人。

而且李凰珠怎可能不在宗門之內?還有李乾順,必然在這自在門裡,呂將曾報告當日李乾順攜近千人進山而去,如此多人,斷無可能憑空失蹤道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