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46章 授業 (3 / 3)

因為他常使火攻,擅使火攻,早在打方臘之時,江寧、杭州等處就多用火攻。

尤其杭州,一把大火燒得方臘麾下死了七七八八,方臘最後折斷臂膀,跳城而走,全倚仗大火攻擊。

所以他首先給眾人講用火,而講用火,就要說用火的主材火油。

徵方臘時他便給手下將領講述過猛火油這東西,當時許多人並不知道此物,趙檉還曾經叫他們去看夢溪筆談,上面記載詳細,還叫他們自家去市上商人處買來研究,許多將領用這東西晚上照明,結果被燻得七葷八素。

這都是過往之事,在前文發生,不過那時的手下多是禁軍將領,如今已經當不成事,還要給眼前眾人多講一遍。

他再拿夢溪筆談做例,按照江寧之時講述,事實上在江寧也不是第一次談論沈括這本書,早在登州出海,與黃覺、雷老虎等都談過,因為夢溪筆談裡記載過指南針,這是航海的利器。

眼前這些人基本出身西北,不比中原將領不識火油,何況踏入西夏境後又連續使用了幾場,便是稍一點撥就明白,以猛火油放火,其實還有許多別的方法,不止那種簡單粗暴的直接塗抹點燃。

至於其它火材就都尋常好見了,再無類似火油這等特殊東西,甚至火藥趙檉都講了講。

此刻已經有了火藥,火藥是唐代煉丹術士們在煉丹過程中偶然發現的。

到了本朝,火藥的使用已經超越了原來煉丹目的,轉被用到別的一些地方,不過這時火藥是黑火藥,威力較弱,造成的傷害很小,在軍事上使用之處不多。

在軍事上火藥因為威力不大,所以沒有用來產生動力或推進彈丸,而是作為助燃劑用於火攻戰術。

其實和猛火油一樣,都是作為火材使用。

除此之外,這時的火藥最多則被用於爆竹,供觀賞用,也被用於雜技和木偶戲等事,作為一種表演工具,如噴焰吐火,增加節目的娛樂性。

仁宗時,天章閣待制曾公亮組織人手編了一本書,叫《武經總要》,四年而成書。

這是歷史上官修的第一部包括軍事技術在內的著作,在這本書裡,頭次使用了“火藥”一詞兒。

這本書裡共記載了三個世界上最早的火藥配方,分別為火球火藥配方、蒺藜火球火藥方、毒藥煙球火藥方。

方子裡雖然用的東西不少,但製作起來很簡單,就算是萬一爆炸,也沒特別大厲害。

通常的工藝是,把油類、脂類、蠟類熬成膏狀,火藥配料成粉與膏調和,然後用紙在外面包裹五層,用麻繩捆好,再用松脂或瀝青融化包裹一層。

晾乾以後,這層殼不僅能保護裡面的藥不受潮,而且方便從外刺穿點燃。

使用時,用火烙錐把球殼烙透,拋射到敵軍陣營,就能起到燃燒、煙霧、散毒的作用。

甚至在此延伸下,還有火引火球、蒺藜火球、霹靂火球、煙球、毒藥煙球、鐵咀火鷂、竹火鷂、火藥箭、火藥鞭箭等物生產。

但是,因為火藥配方本身的威力有限,所以這一切東西,不管什麼蒺藜、毒藥、毒煙等,都作為不了真正殺敵的器物,所有花裡胡哨,其實最大的作用都只是作為點火燃燒的工具而已。

火油與火藥說完,趙檉再針對火攻之術開始舉戰例解說,從三國時講起,尤其赤壁之戰,說了一個多時辰。

赤壁之戰,乃是古往今來最大的一場火攻謀略,前前後後謀算長達半年之久,而且使火攻之前又有苦肉計、連環計、無中生有、偷樑換柱等般般種種計策為鋪墊輔助,實在堪稱軍事用計的典範大成。

下面眾人有聽過說三分的,知道一些赤壁故事,有不知道的,直聽得目瞪口呆。

就這樣,趙檉連續給眾將講了兩天兵法謀略,直到這日傍晚,忽然有斥候送來訊息,北面順州的軍隊開動了……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