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自然信任於你,否則又怎會與你知?”趙檉嘆了口氣,衝外揚了揚手。
宋清起身離去,準天人的境界,走起來竟然有幾分蹣跚,無限蕭索。
看著他出門,趙檉又瞅向右邊站立那人。
這人精瘦的身材,五十開外的年齡,眉宇陰鷙,薄須黃皮,嘴唇緊抿。
“有二十年了吧?”趙檉淡淡開口。
這人聞言立即跪倒在地:“臣入朝確實已近二十載,陛下當年知遇之恩,文炳百死不足報答萬一。”
趙檉點了點頭,這人是黃文炳,是他很早的時候就埋在樞密院的一根暗釘。
那時候是透過童貫安排進去的,如今二十年過去,童貫也致仕養老將近十年,沒人知道黃文炳是他的人。
“起來吧,你所說的楊志之事可真?”
黃文炳從地上爬起:“陛下,臣不敢半句虛言,楊同知與恭王來往密切,暗通款曲,在西府安插了不少恭王的人,臣這裡有名單證據。”
楊志此刻官任同知樞密院事,就是樞密副使。
“楊志啊……”趙檉揉了揉太陽穴。
“臣這裡有楊同知安插的人物名單,還有一些證據。”黃文炳從懷中摸出一張冊頁,呈到趙檉面前。
趙檉開啟看了幾眼,丟在桌上,一言不發起來……
上元節過去,趙檉依舊沒有上朝,這時禁中有訊息傳出,帝染病不起,無力朝事,一切事物都由中書門下定奪。
朝上頓時喧譁一片,帝雖染病,不是還有諸皇子在,怎能把所有大事全部付諸中書門下?
請立恭王的呼聲立刻變化,變成了請恭王上朝主事,請恭王攝政。
正月底,恭王趙熹臨朝,試探著開始主持政事。
二月二,龍抬頭。
趙檉在張貞娘宮內靜坐,喝過茶後,看著張貞娘滿是擔心的表情,他微微沉默,隨後道:“貞娘,備紙研墨。”
張貞娘不解其意,還是準備好了紙墨。
趙檉去到案前,稍稍思量,在宣紙上方寫下了槍挑舊時代,五個楷書大字……(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