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靠種地為生的百姓,在這個時代,其實很多時候確實是沒有餘糧的。
趙檉聽歐陽北說,不由想了想,接著走到窗前。
他這時在會州城的邀月樓上,這樓有三層高,打造得十分懸陡,是會川城內最高的建築。
他站在南窗,望向外面,輕輕道:“靠地生活的百姓怎麼辦?這還不好辦?殺土王,分土地!”
“啊……”歐陽北聞言頓時傻住,什什麼?分,分地?!
怎麼分?分給誰?分多少?
歐陽北臉皮抽搐得彷彿進了風在亂鑽,這似乎是那些反賊才好乾的事情吧?就算是反賊,好像古來也少有會直接分地給百姓的,因為地乃國之命脈,哪裡好直接分給旁人?
更何況,土地這東西,賣可好賣,明碼標價,先來後到,或者價高者得知,這直接分配,那要怎麼分?莫非均田嗎?可均田這種事情根本就是隻能說說,是難以實現的。
土地複雜,高低肥沃貧瘠,山上河邊平原梯田,各自不同,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哪裡好就分配平均?
“分地。”趙檉揹負著雙手,看著遠處,這會州本就不算太大,在這三樓之上,可以遠遠望到城牆。
“把土王的地收歸朝廷所有,暫不丈量登記,直接下發給之前種該地的農戶,原本這些農戶種多少,就還給他種多少。”
“陛下的意思是直接放給農人,像土王當時一樣收佃?”歐陽北聽得有些迷糊,既然這樣就不叫分地了,只不過就是把土地直接換一個主人,然後該咋辦咋辦,丈量入冊什麼細緻工作暫時也不用做,倒是省事,可為什麼還要叫分地呢?
“加一條,農戶土地種滿十年後,可以市價九成購買所種土地,滿三十年,可以市價五成購買,滿六十年……則土地直接歸農戶所有!”
“啊?!”歐陽北聞言呆住了,腦袋有些轉不過來這個彎:“公子,這,這……”
趙檉想做一個實驗,但此刻大秦朝廷並沒有多少耕種之地,眼下拿了這些土王的地卻是個機會。
秦國的地則多集中在士族和豪紳手裡。
士族底蘊深厚,源遠流長,每一代都有出仕的子弟,甚至不少都會做到朝官或者封疆大吏,這就是底蘊。
而豪紳則是新興的地主,這個豪字,其實是巧取豪奪的豪,雖然沒有底蘊,但有的是手腕,心狠手辣,不擇手段,背靠大樹,兼併土地,迅速崛起。
豪紳還有一個特徵,那就是願意捐助讀書人,因為底蘊不足,或者崛起時間原因,家中人丁不是很足,所以短時間很難出現讀書的做官之人。
那麼豪紳就會走一條捷徑,直接資助一些家境一般或者貧寒的學子,資助多了,這些學子裡總會有一個半個出人頭地,考中進士,最後做官的。
而出於投桃報李的心思,一般做官的學子都會報答豪紳的資助情誼,儘可能幫豪紳一些忙,而豪紳對能反哺的學子則會繼續投資下去,花錢使力,助其在官場上越做越大,最後兩者越綁越深,形成利益團伙,彼此勾結,對朝廷政事,地方政務,都極為不利。
大秦的土地多集中在這兩類人群之中,朝廷其實沒太多土地,而皇室的可耕地之地更少,但趙檉還是想做這麼個實驗。
耕種十年,可以九成價格購買,耕種三十年,市價五成購買,耕種六十年,那麼土地就是你的了。
這不可不說將會極大激起農戶的種植熱情,畢竟這些土地可不是那種開荒出來的硬土地,沒太大收成,而都是千百年下來的良田。
如果這個實驗掀起耕種熱潮,使國力上一臺階,那麼……趙檉笑了笑,土地這東西,其實也並非是弄不來的。
既能弄來土地,又能叫百姓擁護不反對,這兩全其美的辦法,其實還是存在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