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鳳落江湖> 第十六章:四大皆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六章:四大皆空 (2 / 2)

煙斜霧橫的殿裡句句迴盪的辯駁越來越堅定不移:“戒空一直謹記師父說過‘人由空來,終歸於空,世間有我無我皆在變化’的教誨。然而徒兒天資愚笨,不能堪比師兄師弟聰慧做到一語了悟。”

“所以你不但沒有摒除魔障,還無視戒規戒律放縱自己。”弘定舉起戒尺朝年輕和尚的背上狠狠落下,“該打!”

戒空卻不知痛繼續俯身道:“可是徒兒十幾年來浸染凡塵,嚐遍天下的好酒,越喝到最後越覺得寡味;見過絕倫的美色,越看到最後越覺得眼乏;得過殷實的錢財,越積到最後越覺得重身;動過不少的氣,越等到最後越覺得疲憊。”

“你都已經領悟到這些,還下山做什麼?”老和尚稍稍抬手,顯然一個不滿意就會果斷下手。

“徒兒覺得這樣還不是四大皆空!”一語落定,和尚直不懼隨時可能拍在腦殼上的戒尺,板直腰板問心無愧道:“師父,徒兒可看破崇辱,可淡泊貧富,可不驚貴賤,唯獨空不去情一字。”

“人之初心為淨,酒色財氣無非是擾亂始衷、滋生惡念的因由罷了,僧人戒之也只是修行的手段而已。”戒空舉頭直面老僧,神色間盡是不肯對讓的倔強,“我既來也空空去也空空,為何不在來去之中活出我的本願?徒兒是凡人,亦有凡心,但此去搭救白落鳳非貪非痴非嗔,乃心之所向,行隨意動。徒兒只求親身做過,到最終不留遺憾無怨無悔,至於得失成敗生死早已不記掛心上。”

和尚閉合雙掌等待著高懸的戒尺落下,低眉垂頭擲地有聲道:“這,便是徒兒悟的四大皆空。”

肅穆的佛堂裡,一聲無奈的嘆息代替了此前撥人心絃的懲罰。老和尚手中的木條哐當落在地上,他徐徐轉過身去不願直視徒弟,恍惚間又蒼老了許多:“哎,你也就會說些歪理。”

戒空陡然睜眼聽出其中意思,剛想歡呼師父深明大義,弘定貿然蹦出的一句話如五雷轟頂將他呆住了:“今天你決意要下山去的話,那麼踏出寺門後你就與無相寺再無瓜葛,日後若是惹了什麼禍事也不要把寺廟牽扯進去。”

蓮座上的金佛依舊執著手指保持著大憫慈悲的莊重,震驚的和尚經過了許久才把魂兒揪了回來,他盯著弘定的背影彷彿要將其刻入眼珠內。

戒空頭顱重重地叩在地上,竟把青磚叩出窪凹坑。他長拜不起,噎著氣緩緩哽咽道:“師父今天打的戒尺力道輕了,今日一別還希望師父能多保重身體。徒兒不孝,師父若是覺得寂寞,便收個聽話的關門弟子吧!往後,讓他把您教導的佛法好好傳承下去。”

沉寂的老人巋然不動,到底還是沒有回頭看最後一眼。他背後年輕的身姿悄然消失不見,僅有地縫上留下滴滴隱約的溼點昭示著有人來過。

離去的戒空永遠也看不到,當他遠走直至看不見佛堂時,那個狠心的師父鬆開腹前緊拽的寬袖,任由一粒一粒光滑的念珠斷了線噼裡啪啦隨意散落。

老和尚被俗世捧奉為半尊金身,即使是自號天尊的玉老道都退避三分,身子骨硬朗的很。只是今日他實在下不去手故意少用了幾分力,偏偏傻徒弟反倒因為打的輕了擔憂不已。

廟裡的僧徒都說戒空嗜血成性,心如鐵石,修的是無情佛,成的是阿修羅。唯有弘定心明如鏡,有情無情哪裡單憑几句話幾件事說的清?

佛家去本性,去的是劣性。佛家懷人情,懷的是善情。無喜無悲非是無情無義,不觸紅塵非是避世獨終。就像四大皆空,空的哪是酒色財氣,說到底皆為不懂佛心的門外漢誤解罷了。

“哎,他真的悟了。”老和尚望著高高在上的玉像喃喃不止,心中既有悲傷又有歡喜:空相寺堂堂幾百號戒僧,耗盡年華、終其一生也尋不到禪宗奧妙,偏最不省心的那個另尋蹊徑參透了根本。

實際上,弘定走的是古往今來大多僧侶走過的路——遁入空門,了卻牽掛。也正是因此,戒空曉得師父通往空明無垢的道上最後的阻礙是誰。所以他明目張膽地觸犯空相寺寺規,厚顏無恥地忤逆出家人的底線,就是想讓師父有朝一日狠下心來親手斬斷塵緣一心求佛。

老和尚快孤獨了一輩子,這麼多年來即便門下弟子無數,他仍固執地一人吃飯一人掃地一人坐禪,因為他一直堅信孤獨是上蒼賦予他修成正果的良方。

然而,連圓寂後的事都想過無數遍的弘定,拼死也料不到某天會栽在一個不聽話的徒弟身上,會栽在一份用心良苦的成全上。

為了這份成全,被視若活佛的老和尚寧願裝聾作啞,冒江湖人的罵聲不可理喻地包庇下戒空,又心甘情願地忘記成佛的心境,心繫牽掛地放開那隻慢慢長滿羽翼的雛鷹展翅高飛走出自己的道路。

原來,只要人心有情,縱使是靈山添座也能視若空物,不為所動。

原來,只有心有所念,方能四大皆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