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院上墳> 第三百八十五章 蜃海 (續十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八十五章 蜃海 (續十六) (2 / 2)

我向陸炳林點了點頭,從他手裡拿過筆記本,在上面寫到:“魏已經造出蜃海,東星號也出現了,他為什麼一定要先登上東星號?他要在東星號上找什麼?”

儘管陸炳林的面罩遮住了大部分面龐,我還是從玻璃的反光中看到了神色的倉惶,似乎他下了很大的決心,在筆記本上寫下了“漂流瓶”三個字。

看著這潦草的字跡,我實在猜不出其中的意思,陸炳林從挎包裡拿出一個精緻的小皮夾,放到我的手裡,又向我點點頭,就招呼自己的人準備去底艙。我一把攥住他的手,在筆記本上又寫了一段話。

“揹包放在軟梯處,任何有價值的發現,都安排人馬上放進揹包裡,大家保重。”

寫完後,我把自己的揹包放在了軟梯旁,只從裡面拿出了手電,又向大家指了指敞開的揹包。陸炳林向我豎了豎大拇指,又拍了拍我的肩膀,大手一揮,帶著他的人向濃霧裡的底艙走去。

東星號的甲板此時只能用崎嶇難行來形容,原本在金屬甲板上鋪設著防腐木,大部分破損了,坑窪不平,關鍵是露出的金屬底板也腐蝕嚴重,很多地方變成了篩子般空洞,從底艙冒上來的寒氣順著孔洞蜿蜒而上,在甲板蔓延開來,像無數猛然有了生命,興奮翻騰的小蛇。

沒有被腐蝕的防腐木上也附著了厚厚的一層沉積物,大部分是珊瑚和貝類,也有少部分的石灰岩,用手掰了掰,非常的堅硬,沉積的年代十分久遠,這應該是長期浸泡在水下的結果。再看看東星號橋樓的框架,同樣鏽跡斑斑,但並沒有附著那些沉積物。

煥生向我比劃了一下,指著橋樓下部,大約在人小腿上方的位置,橋樓的外壁上有一條手指粗細的灰白色線條。這應該是長期被海水侵泡,鹽分大量沉積形成的,看來東星號應該是長時間處在淺海擱淺的狀態,海水沒過甲板,只露出了橋樓。

我們幾個到了橋樓下面,幾十米的距離,大約就用了五分鐘的時間,每個人都不慎摔倒了幾次,甲板上障礙物太多倒在其次,主要是那一身的防輻射服實在是讓人不習慣。頭盔笨重不說,還將人的視角限制的非常小,向下看時,根本看不到自己的雙腿,怎麼能躲避甲板上的障礙物?幾乎是完全靠腳的觸覺。摔得多了,大家都自覺的放低了身體重心,手腳並用的反而快了一些。

曹隊走在我們幾個前面,接近橋樓時已經擰亮了手電。他特意從科考船上找了一個大號聚光手電,在黑夜中,光柱能打出去一公里不散。可手電筒的光柱進入橋樓的艙門時,卻好像被黑暗吸收了一般,只剩了一圈圈模糊的光暈。

曹隊倒是沒有多想,帶著小雷就鑽進了艙裡。這時,我也從剛剛的手忙腳亂中恢復了過來,想起了和陸炳林分開時他說的“漂流瓶”,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它真的能夠解釋魏智華一定要上東星號原因?而魏智華又是怎麼知道這其中的秘密?還有那個牛皮夾子。

我在橋樓的艙門前停下,倚著門框,穩住身形,把電筒放在一邊,拿出那個小皮夾仔細端詳起來。煥生見我不動,也好奇的站在我身邊,在一側舉著電筒,替我照著亮兒。

皮夾只有巴掌大小,倒是用上好的小牛皮縫出來的,只是這牛皮看上去並不是批次生產的,邊緣比較粗糙,縫合的線腳也不夠規整,應該是個手工作品。

翻開皮面,裡面是一個小本子,紙張有些發黃,看著頗有些時日。第一頁用鋼筆寫了幾行字,字跡工整,頗有些筆力,但顯然和剛剛陸炳林寫下的字跡完全不同。我還沒有來得及仔細看上面的內容,一張皺巴巴的薄紙已經掉了出來,立刻吸引了我和煥生的目光。

(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六祖壇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