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有什麼打算呢?”我問他。
廖煥生衝我笑了笑,說:“還沒有想好,但一定會和過去不同,馬上春節了,我想帶媳婦孩子回老家給父親、哥哥掃掃墓,他們還從來沒回過老家。這次再把老房子修葺一下,再不弄弄就要塌了,至於陶枕的事,等回來再細想吧。”
轉過年,老曹帶著我去了一趟重慶,回到北京時,已到了初夏。廖煥生並沒有到家裡來找我,我以為他還在安陽老家。可後來,馮不過到我這來了兩回,閒聊時我才知道,廖煥生這一段成了大忙人,一方面,他在學校申報承擔了一個課題研究工作,是關於人類夢境研究的,他帶了幾個研究生,日以繼夜的工作,馮不過都有很久沒看到他的人影了。但是,說起這課題,馮不過一臉的困惑,告訴我,廖煥生那學校窮,劃不出多少研究經費,是廖煥生貼了很多錢,用來購買裝置、圖書資料,還給研究生髮補助,估計把他這兩年淘貨賺的錢都扔裡面了。實在不明白他圖的是什麼?
另外一方面,廖煥生還是下海了,在馮不過的牽線搭橋下,和幾個古董行老闆一起弄了個拍賣公司,在裡面做了個鑑定顧問,拿了點乾股,平時去公司很少,但也就是一兩個月的功夫,他寫了幾篇公司拍品的考據文章,轟動了收藏界,他們那個拍賣公司的頭炮狠狠地打出了些名頭,錢也賺得盆滿缽滿。
只是廖煥生還和從前一樣,對文玩的事並不是很上心,再加上學校課題的事兒,一星期能去一趟公司就算不錯了。為這個,股東們頗有微辭,乾脆任命馮不過做了總經理,希望用他和廖煥生的關係,影響廖煥生多為公司做點事兒。
馮不過沖我苦笑著,“老常,你說我哪有這本事,影響廖煥生啊,他有了主意,誰拉都沒用啊。
一晃又是一個多月過去了,我忽然接到了廖煥生的電話,電話裡,他很誠懇道了歉,我回北京這麼久,一直沒來看我,心裡很過意不去,約我下一週的週末,一起吃個飯,聚一聚。不巧的事,約定日子前三天,曹隊又有了個緊急任務,我們連夜要趕到上海,我只好給廖煥生掛了個電話,說好,我從上海回來再約。
世事難料,在上海我們呆了半個月後,羅布泊的事情又發生了,我和曹隊北京都沒回,直接飛了西北,不曾想,這一去就是大半年。再回來時,已是那一年的年底。這一年間,雖和廖煥生透過兩次電話,但交流的並不多,我完全沒有料到,他已經對周圍的一切產生了翻天覆地的影響。
廖煥生做顧問的拍賣公司在一年時間裡,除了春秋兩季的大拍外,組織了十幾次小型的拍賣活動,因為拍品過硬,經常引起圈子裡甚至是社會上的新話題,成為了拍賣行裡響噹噹的品牌,以至於來自香港的一家上市公司,斥巨資收購了拍賣行大部分股份。但廖煥生對自己的那部分股份並不關心,第一個全部拋售了出去,只在公司做個掛名的顧問,但圈子裡傳說,廖煥生一夜暴富,成了千萬富翁。
廖煥生的科研專案也進展神速,不但基礎研究紮實,而且很快出了應用成果。他和國內的一家傢俱公司合作,一起研發了一種用新材料,新工藝製作的新型枕頭,這種枕頭對頸椎疾病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特別是對於神經衰弱、失眠更是作用明顯。這枕頭剛剛上市,已經是洛陽紙貴,千金難求了。而另一款用中藥作為填充物的古法藥枕,也已經研發完畢,估計又會掀起一股新的睡眠風潮。
再見到廖煥生,卻是在京西一座破敗的廠房前。我面前的廖煥生意氣風發、西裝革履,與之前我記憶裡的他判若兩人。他熱情的招呼我在廠房門口的傳達室坐下,直道歉讓我這老遠跑了一趟,但他日常的事情太多了,實在找不到一個完整的事件。聊了幾句,我發現廖煥生雖然形象與之前大不相同,但內裡的性格和習慣完全沒有變。我很好奇他在這已經倒閉的破工廠幹什麼?
廖煥生笑著告訴我,他把這工廠連同廠房都收購,下一步重新整修一下,預計明年就能弄好了,至於是什麼,開門的時候,我自然會知道。
又是一年,我已經完全認不出那個廠房,現代感很強,極富創意的建築外觀,簡約而自然的北歐室內設計風格,精心打造的園林和噴泉點綴其中,高大的玻璃窗讓陽光安靜地灑進室內,更讓我震驚的,是寬大的室內空間裡,一排一排的巨大書架,猶如知識的長城,巋然不動。
我和廖煥生就站在這個巨大的圖書館中央,滿心喜悅地看著很多學子匆匆地穿梭於書架之間。“煥生,我家裡還有不少收集了幾十年的古籍,都捐給圖書館吧,在這裡它們會更有價值。“我對身邊的廖煥生,現在應該稱呼為廖總的他說道。
廖煥生點了點頭,“老常,大恩不言謝,沒有那個小院裡的一晚,我可能永遠不會下決心去做這一切,而這一切開始的時候,像您說的,我再沒有受到怪夢的影響。”
“這裡的書,我自己的收藏只佔百分之五,收藏圈的朋友大概捐獻了一半,還有很多社會人士的捐助正源源不斷的送過來。馬上,圖書館的二期工程就要開始,我計劃在裡面加一個小型的展覽館,還有這個建築的三層,我還想放一個小型的多媒體中心,畢竟未來是電腦、網路的天下了……”廖煥生拉著我,興奮地穿梭在高大的建築中。
我卻在想,世間對於每一個生命,都是公平的,你的成功與失敗背後可能都有難於啟齒的秘密,誰又能想到一年多以前,廖煥生被命運逼迫得每天下午,到我的小院裡蹭個午覺,誰又能想到,一個普通教師能在兩年內成為京城文玩圈的大腕,而這背後的一切都來自於一個不起眼的陶枕呢?
(故善反者,乃變鬼神以得其情。其變當也,而牧之審也。牧之不審,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審。變象比必有反辭以遠聽之。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欲開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辭。同聲相呼,實理同歸。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聽真偽,知同異,得其情詐也。動作言默,與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見其式;皆以先定為之法則。以反求復,觀其所託,故用此者。《鬼谷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