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那一雙雙驚異的眼,若敖子琰難得笑道:“這雙冕,本公看去並無二致。”
李老笑道:“雙冕雖無二致,卻有尊卑之分。”
“噢……怎麼個尊卑之說。”
若敖子琰道。
知道該自己露一手了,李老上前侃侃而談:“古有大禹收九牧所貢之銅鑄國之重器,九鼎,可見銅之貴重,舉世無雙;而金銀只為貴族裝飾之物,二者貴賤立分。公當如青銅九鼎,堅若國家基石;王當如銅上塗金,尊比廟堂禮器。”
“公,請再看!”
所有的目光更露出驚異之色,隨著李老的手落在這兩頂特別的王冕之上:“此冕頂部,以一飛沖天的九尾金鳳代替慣有的冕板樣式,其後九尾下垂,正好懸掛九旒,而金鳳上託天河玉帶,下踏玉衡,代表鳳翔九天,上承天帝,下率臣民。唯考慮到冕的重量,主體冠座繡以九雛,祥雲,代表鳳引九雛,百鳥朝鳳。前後九旒則以黃銅珠間黃玉串之,有如金玉之聲,鏗鏘其鳴。”
指著青銅金冕,李老又精心介紹著冕上每一部分的設計由來,幾乎說的舌燦蓮花,令前來的曾國使者和工匠們都為之側目,驚歎。
所有跪著的人知道這個時候須接著這個話茬讚頌了,卻又知道這時候任何語言都不足以讚頌,包括曾國工匠和使者全都露出又是讚歎又是羨慕的目光望著若敖子琰。
相繼跪了下來:“恭賀楚公!”
就算此時真正浮出喜色的只有李家四子及李老的那些堅定朋黨。
無論是因為李老牽橋搭線還是曾侯主動獻冕,作為第一個引薦曾侯站出來支援若敖子琰稱公的人,而且曾侯還送來了如此意義非凡的禮器,可謂楚國內各大屬國向若敖子琰釋放的一種認可的態度。
這於如今的若敖子琰:意義重大。
過去這些時日不敢正視若敖子琰目光的那些眼睛,這時都第在一時間將目光迎向若敖子琰。
美名曰為“迎喜”。
王尹看著金冕更是第一個跪地稱頌:“下臣今日觀此冕,才知何為“冠冕堂皇”!”
屋中人皆盯著銅冕。
目不轉睛。
皆嘆:“鬼工雷斧,難以形容一二。”
“曾侯對公之心,可謂一片赤誠,日月可鑑!”
若敖子琰眼看趙德手中託著的新冕,佩戴著玉琮的拇指,按壓在青銅冠上,剛硬不曲,大手劃過九旒,黃銅黃玉相擊,“叮叮咚咚”脆響,不自覺就想起他送出的那一頂已被他摔壞的純金鳳冠。
雖有金玉外在。
卻無強硬內在。
“請公一試尺寸!”
李老一笑,使者上前托起銅冕。
“嗯!”
若敖子琰低頭。
任由趙德接過,親自服侍加於白玉冠上,意味加冕。
趙德笑贊:“李老與曾侯果然盡心,這銅冕尺寸重量正好!”
眾臣也交口稱讚,山呼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