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先帝趙煦去世已經過去一年了,宮中一年的弔喪期自行結束了,皇宮裡終於可以恢復娛樂活動了,生機煥發,一直小心謹慎的宮中眾人也鬆了一口氣。
退去白素,換上紅裝,嬌豔欲滴的皇太后劉清箐愈發顯得美豔動人,在武植的調教下也越發顯得沉穩,而且在武植的幫助下,她垂簾聽政也並沒有出現什麼紕漏,朝局穩定,一切政務都能有序地運轉,這讓很多意圖看她鬧笑話的人大跌眼界,紛紛刮目相看。
劉清箐與武植配合得很好,很多時候都是武植在幕後策劃,再經由她這個皇太后的嘴說出,形成懿旨後就成了朝廷的意志。眾文武百官都驚歎於她的才幹與謀略,卻並沒有看透,其實這些都是武植的謀劃與意志,皇太后只是代為轉達罷了!
真理往往只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在武植與皇太后聯手之下,不僅穩定了局勢,很多利國利民的方針政策也得以順利實施。
由於攤丁入畝得以堅定地實施下去,朝廷賦稅收入穩定,在武植的授意下,皇太后劉清箐採納了武植的建議,大幅度減少了很多的苛捐雜稅,比如徭役、酒稅、茶稅、鹽鐵稅、漁稅、枯骨稅、上供錢、義倉稅、河渡錢、過路錢等,並廢除了農器稅、牛革稅、蠶鹽稅、鞋錢、和糴等“雜變”,調低並規範了商業稅。這些舉措,一下子大大減輕了底層老百姓的負擔,緩解了社會矛盾,也逐漸減少了貧富之間的差距。
與此同時,在武植的授意下,劉清箐還下旨,鼓勵廣大民眾經商辦實業,立法保護商人的合法利益,制定用工最低收入保障制度,違者予以重罰!這一舉措,也大大提升了人們經商的熱情,各種作坊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調低商業稅後,朝廷稅收並沒有為之減少,反而大幅增多了,完全抵消了減少或者廢除苛捐雜稅帶來的收入銳減的影響!
減少或者廢除苛捐雜稅的舉措,跟以章淳為首的新黨的政策是相左的,一經提議就受到了章淳等人的強烈反對,尤其是廢除和糴等“雜變”和調低商業稅,更是讓以章淳為首的新黨人抓狂。但武植無視阻力重重,力排眾議,堅持推行之,皇太后和小皇帝都支援他,他還怕什麼?
皇太后劉清箐很是支援武植的做法,一口氣就按照武植的意願下發了一系列的詔令,強行推進,讓章淳等人雖有怨言卻也無可奈何!但彈劾與非議武植的奏章就此不絕,源源不斷地被人遞進宮來,呈送到皇太后的跟前,劉清箐一概置之不理,束之高閣。
然而,減少或者廢除苛捐雜稅的舉措施行一段時間後,收效甚佳,朝廷的稅收並沒有減少多少,反而還有隱隱上升的勢頭。社會層面,成效更佳,這一舉措,得到了廣大民眾的稱讚、支援和擁護,得到實惠的廣大民眾都紛紛減少了對朝廷的怨憤,各種不和諧的事件陡然減少了許多,政通人和,許多佔山為王的剪徑匪眾都開始紛紛下山,轉為良民,社會矛盾為之大大緩解,全國上下逐漸海晏河清。
看到出現如此奇效後,章淳等新黨人這才啞口無言,無言以對了。章淳再次感受到了深深的挫敗!他除了在打擊報復元祐舊黨人和祭祀大典上還有點施展手段的餘地之外,在其他諸如人事、經濟、軍事等領域,他已經完全喪失了話語權,沒有了英雄用武之地。
這是讓章淳最為窩火憋屈和沮喪的地方,看來,他的高光時代已經過去了!章淳再次萌生了退意。
元符五年五月,在眾人提議下,皇太后改元為共和元年,“共和”是武植最先提出的想法,皇太后劉清箐最終還是採納了他的提議。
共和元年六月,臥病多時的章楶去世了,享年七十六歲,他被朝廷追贈為特進、太師、秦國公,諡莊簡,後來改諡莊敏。
章楶的離世,讓章淳失去了左膀右臂,威勢銳減,讓章淳終於下定了激流勇退的決心。
在辦理完章楶的喪事之後,章淳以身體欠佳為由再次向皇太后劉清箐提交了辭呈。皇太后婉拒,章淳又再次提交了辭呈。事不過三,經武植首肯後,劉清箐終於同意了章淳的辭職請求,讓他致仕,歸隱田園,並贈為開府儀同三司、太師、魏國公,准許他自行擇地而居,頤養天年。
皇太后的大度,讓章淳很是感激。他思慮再三,最終還是決定留在京城養老,因為他的子女幾乎都在京城裡。同時,章淳還有個小小的私願,他要睜大眼睛看著武植這個“奸賊”是如何走向覆滅的!由於跟武植爭鬥以失敗告終,他已經把武植歸為“奸賊”一類的人物了。
但讓章淳沒有想到的是,在他辭職後,武植不僅沒有覆滅,反而帶領大宋朝走向了富強,創造了更大的輝煌,自己也登上了權力的頂峰,不過這都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