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讀罷,方覺得人家“文武皆狀元”的名頭可不是白給的,人家的文采也絕不在他之下,委實感到有點愧不可當,只能悄悄的往後躲,已沒有了再跟武植一爭高下的心思。
圍觀的人群太多,吵吵嚷嚷的很是雜亂,端王只好高興地拿起武植寫的《醉落魄·己卯中秋》一詞,領著曾布、王銑等人又重新回到了梯臺上,由李格非當眾宣讀起來。
宣讀完畢,眾人細細品味著,讚歎不已。
盞茶功夫後,就在眾人還在爭相品評感嘆《醉落魄·己卯中秋》一詞之時,李格非領著一個十六歲左右的小女孩過來,拜見他。這個女孩正是李格非的女兒李清照,長得娉婷玉立,文雅秀麗,一雙大眼睛透著靈氣,看著武植和素素一行眾人,眼神靈動。她很是崇拜武植的才學,也驚豔於素素和小娥兩位姐姐的美貌脫俗。
見到俏然站立在自己面前的李清照時,武植不免顯得有些尷尬了,忙笑著跟兩人打招呼,掩飾過去。隨之,武植熱情邀請兩人坐下來,跟自己一行眾人一起品茗賞月。秀外且慧中的李清照倒沒有什麼感觸,得到武植邀請很是高興,大大方方地坐到了小娥身邊,可李格非就顯得誠惶誠恐受寵若驚的了,推辭了好一會才敢坐下來。武植的親切隨和,讓李格非父女兩人印象甚為深刻。
聊著聊著,眾人一下子就熟絡了起來,氣氛尤為融洽。
梅園詩會繼續進行著。
李格非和李清照則趁勢留在了武植這邊,沒有再回到梯臺上,武植的談吐讓他們深有感觸,獲益良多。
有了武植《醉落魄·己卯中秋》這首詞橫空出世後,眾文人士子的創作熱情瞬間就被點燃了,詩會更是進入了高潮,後面還是出現了幾首不錯的詩詞,也引起了眾人的關注與稱讚。
熱鬧喧囂中,時光流逝,月影西斜,夜已深沉,礬樓詩會那邊終於傳來了鬥豔鬥詩選花魁的結果。武植支援的狀元樓最終戰勝了周邦彥支援的礬樓,崔鶯鶯獲得了京城花魁的桂冠,武植借用的《太常引·中秋夜》一詞還是吊打周邦彥寫的《月中行》“蜀絲趁日染乾紅。微暖面脂融。博山細篆靄房櫳。靜看打窗蟲。愁多膽怯疑虛幕,聲不斷、暮景疏鍾。團團四壁小屏風。啼盡夢魂中”一詞,幫助狀元樓奪得了花魁的稱號,力壓群雄而登頂。
狀元樓就是憑藉武植的這首《太常引·中秋夜》“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一詞,力挫群芳,一舉奪魁。
武植的大名,又一次隨著新任京城花魁崔鶯鶯的豔名遠播而為人所熟知。
而梅園詩會這邊,不管後面眾人們怎麼搜腸刮肚絞盡腦汁,都沒人能寫出與武植《醉落魄·己卯中秋》一詞相媲美的絕詞佳句來。於是,武植憑藉著《醉落魄·己卯中秋》一詞,也當之無愧的成為了梅園詩會的會魁!
在梅園眾人驚歎敬畏的目光中,武植帶著有些疲累的素素、小娥、小翠和索超等人提前離開梅園,返回了開國縣公府,只留給眾人漸漸遠去的高大背影。
中秋佳節傳佳話,一夜間,兩首新詞讓武植的大名又一次傳遍了京城,揚名四海!一時之間,又是洛陽紙貴。
武植和狀元樓成了這次中秋佳節最大的贏家。中秋賞月,對酒當歌也是一大幸事,通宵不眠的汴梁人,徹夜狂歡,很多有錢人一擲千金,把當日的狀元系列酒買斷了貨,銷量翻了一番,武植和狀元樓又狠狠地賺了一筆,狀元系列酒的生產和銷售真的是漸入佳境了。
中秋節的喧囂過後,除了武植的兩首新詞和狀元樓崔鶯鶯新晉京城花魁還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淪為眾人茶餘飯後的談資之外,京城眾人的生活又開始逐漸恢復了平靜。
而經過此次梅園詩會與花魁選拔詩會後,才華橫溢的武植,盛名已經逼近了被貶至海南瓊崖的一代文豪蘇軾,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