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穿越武大郎之救宋> 第二十章 武大郎殿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章 武大郎殿試 (2 / 2)

“君臣之間為什麼合不來?還不是因為你急功近利、公報私仇和章淳、李清臣、曾布之流瘋狂打壓報復元祐舊黨所致?這還好意思問?”武植在心裡鄙視著腹誹著,但這些話他萬萬是不能說出口的!

趙煦當上皇帝的十五年裡,整個朝廷上下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黨爭!打擊西夏、收復一些失地只是順帶而已。

剛開始是司馬光、韓忠彥之流,在高太后這個老女人的撐腰下,一股腦全盤推翻了王安石倡導的新法,凡是跟新法沾上邊的人全部打倒貶斥,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

而等到高太后歸天趙煦親政後,章淳、李清臣、曾布、蔡京等所謂新黨一朝得勢,以弘揚新法為藉口,反過來又把司馬光等元祐舊黨人從天堂拉入地獄,更為瘋狂的打擊報復,幾乎把所有元祐舊黨人都貶到了荒漠般的嶺南去等死。蘇軾更是被他們一貶再貶,一直貶到了數千裡之外的海南儋州!

不管新黨還是元祐舊黨,兩撥人都不是什麼好人,放著正事不幹,平日裡就只懂得狗咬狗。武植心中,除了對已故的王安石、范仲淹、包拯、沈括等人心存敬意之外,對這些人一丁點好感都沒有,包括向太后和趙佶。北宋就是被這幫人給慢慢折騰沒了!他心裡很是鄙視他們。

但武植現在對他們卻是毫無辦法,他現在甚至還要仰仗他們推他一把呢!

根據武植的歷史認知,他知道這屆殿試的狀元是何昌言,榜眼是方天若,探花是胡安國,章淳的兒子章持也是進士,狀元何昌言和榜眼方天若都是投機上位的,他們在策論裡都是大肆貶低元祐舊黨、極力頌揚新黨,由於迎合了章淳、李清臣、曾布、蔡京之流,被他們硬生生提到了狀元和榜眼的位置。而胡安國是真的有才,由於沒有在策論裡說舊黨的壞話和拍新黨的馬屁,被章淳等人壓了下來,幸好趙煦識貨,給了個探花。

所以,武植要做的就是依樣畫葫蘆,如法炮製就行!縱使心懷不爽,他也要違心的在策論裡儘可能說皇帝和新黨的好話,儘量貶低舊黨,反正這兩幫人他都看不順眼,順便成全一下自己了。現在的武植,得拿出不達目的不罷休、不擇手段的行事作風來,這樣才能實現他的既定目標。其實在殿試前,武植也曾經提示過潘偉,叮囑他在殿試時要儘量的偏向新法和新黨,多為皇帝和新黨說說好話,就不知道潘偉能不能聽得進去照做了。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想好對策後,武植就放下心來了,慢慢的構思起來。武植本身對新法並不完全反感,有些新法舉措如募役法、方田均稅法、市易法等,他也覺得很有必要施行,雖然施行得不太好也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他反感的是人,那些為了私利而置國家和人民利益於不顧的瘋狗般的人!他現在力量弱小,只能先迎合他們,等將來有足夠力量後再來改造和收拾他們,這就叫曲線救國。

武植先把要寫的內容擬了個提綱,然後照著提綱再慢慢斟酌怎麼破題起頭,怎麼展開,怎麼收尾,怎麼把貶損元祐舊黨和誇讚新法新黨的話揉合進去,怎麼表達自己的觀點等等,不一而足。想好後,他提起筆,用行草先快速的寫道:“夫聞達者,尊王攘夷也!猶如管仲樂毅,皆為吾輩之楷模。……”

借古喻今,寫先帝神宗之神勇睿智,道熙寧變法之有利無弊,贊當今皇帝之深知灼見英明神武,贊新法之萬利,誇朝廷新黨眾臣之勞苦功高良苦用心,罵元祐舊黨之腐朽不堪大逆不道,再加上一些自己做人先做己、渡人先渡己、互敬互讓、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心靈雞湯,洋洋灑灑一千多個字躍於紙上,不到兩個時辰,武植就把策論寫好了。經檢查無誤後,他方才用行楷一字一句的慢慢謄寫,花了半個多時辰,方才謄寫完畢。

寫畢,又檢查一遍,確認無誤後,他放下筆,靜靜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或閉目養神,或看他人答題。

晌午時分,休息用膳。午飯有羊肉包子、炊餅、羊肉湯等。武植跟送膳的小宦官拿了兩個羊肉包子和一份羊肉湯,輕鬆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慢條斯理地享用起來,宮裡的膳食,味道還是蠻不錯的。吃完兩個羊肉包子,他還覺得意猶未盡,於是又跟小宦官打招呼,要了一份炊餅,就著羊肉湯慢慢吃將起來。

看到武植這一番悠閒的折騰,恨得周圍的眾進士老爺們咬牙切齒,眼神要是能殺人,他們早就把他殺上個千百回了。他們還在為策論絞盡腦汁搜腸刮肚,這個武植倒好,在大殿裡慢悠悠地享受起美食來了,能不氣人嗎?

話說武植寫完策論後優哉遊哉地在消磨時光,潘偉心裡可就不淡定了,他還在為策論的立場問題傷腦筋呢。是為新黨歌功頌德而貶低舊黨呢?還是不偏不倚明哲保身?想著想著,看到坐在他前面的武植正在悠閒地閉目養神,想起考前武植對他說的話,他牙一咬心一橫:“死就死吧!”然後開始在行文裡不露痕跡的添上歌頌新法新黨貶損舊黨的話,妙筆綻蓮花,潘偉拿出了諂媚的本事來,倒也寫得冠冕堂皇令人臉紅心跳,反正連他自己看了都覺得不好意思,言過其實了。

時光在悄悄流逝,整個下午,武植都是在靜坐中等待。章淳、曾布、蔡京等數十位大臣也是面無表情的靜靜坐在繡凳上,面向眾人,默默看著眾人答題,時不時的他們也會與武植面面相覷。

期間,眾多官員見到武植百無聊賴的樣子,都很不爽,有些甚至好奇的走到他身邊,待看到他確實已經寫好了策論後,又不禁搖頭離開,一臉的鬱悶:“這什麼人哪?寫得這麼快!真是怪物!”

坐在鑾座上的趙煦,見到武植這個最年輕的新科進士在整個下午都無所事事的樣子,也是滿臉訝異,禁不住也打發郝隨過來看看。待到郝隨回頭告知他,這個名叫武植的新科進士已經寫好答卷後,方才舒展緊繃的面容,露出會心的一笑:“這個武植,朕記住了!”

日暮時分,殿試終於結束了。等到受卷、彌封、掌卷的禮部官員收存好試卷後,武植這才起身,朝一直堅持待在現場監考的官家趙煦躬身作揖行禮,然後跟著大家一起離開集英殿,和潘偉一起,在眾人鄙視的目光中,慢慢往皇宮外走去。

走出皇宮,天色已經黑了,御街上燈火通明,人來人往,大宋朝繁盛的夜生活又要開始了。

王二早已趕著馬車在左掖門前等候多時,倆人坐上馬車,在說說笑笑中回到家裡。小娥早已經在家備好飯菜,他們也懶得出去用膳了,而且小娥的廚藝還算不錯,在家也能享受到美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