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穿越武大郎之救宋> 第十四章 立足東京汴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四章 立足東京汴梁 (1 / 2)

東京汴梁城的繁華,把大家嚇了一跳,看得目不暇接。

此時的東京城,以高大的城樓為中心,兩邊的屋宇鱗次櫛比,有茶坊、酒肆、腳店、肉鋪、廟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等的專門經營,此外尚有醫藥門診,大車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業,應有盡有,大的商店門首還扎著“綵樓歡門”,懸掛市招旗幟,招攬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計程車紳,有騎馬的官吏,有叫賣的小販,有乘座轎子的大家眷屬,有身負揹簍的行腳僧人,有問路的外鄉遊客,有聽說書的街巷小兒,有酒樓中狂飲的豪門子弟,有城邊行乞的殘疾老人,男女老幼,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所不備。繁華如畫,不可勝數。

而他們現在所處之地,僅僅是東京外城而已,內城的繁盛更是無與倫比。

東京汴梁有宮、裡、外三道城牆,把這個城市化為若干區域。

宮城即皇城,宮城周長五里,南面三門,東、西、北三面各僅一門,東西門之間有一橫街,街南為朝廷中樞機構所在地,街北為皇帝居住生活區。裡城,又名舊城,即唐代汴州舊城,周長二十里,除東面兩門外,其餘三面各三門。外城,改筑後周長五十里,城高四丈,城樓建築宏偉壯麗。城外有護城濠,名叫護龍河,比汴河寬三倍。外城南面三門,東面兩門,北面四門,西面三門,另有水門多座。整個京城方圓大約有五十平方公里,當時人口接近一百五十萬,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都市,各種商行、酒樓茶肆、飲食店比比皆是,繁花似錦,令人心馳神往。

問清貢院所在,武植一行四人行李頗多,只能僱著一輛牛車裝執行李,他們一行四人則跟著牛車,從梁門進入更為繁華的裡城,走上寬大的御街,沿著右邊人行道慢慢往朱雀門方向走,御街中間的御道,平日裡是禁止老百姓透過的。四人一路行走,走馬觀花,看得眼花繚亂。

御街兩邊店鋪林立,雕樑繡柱,人流洶湧,熱鬧非凡。通往皇城的宣德門被甩在身後,途中經過景靈宮、秘書省、太常寺、尚書省、開封府、大相國寺,跨上州橋,直奔朱雀門,出朱雀門直上龍津橋,過橋直走,然後左拐直走,經過太學、國子監,直至貢院。

一路走來,武植對汴梁城區有了個初步的印象。一行四人在貢院附近找了家客棧,先開了三間房住下,很貴,大房五百文,小房三百文,進士科貢舉大考期間,南來北往的學子們如過江之鯉,人太多,自然推高了客棧酒樓住宿的房價!

住宿房價太貴了!無可奈何,武植一行只能先期住下再說,過幾天再看看能不能租個房子住。

汴梁雖繁華,卻房價甚高,居大不易啊!

宋仁宗朝時,文魁歐陽修,在開封裡仁巷住公租房,他在《答梅聖俞大雨見寄》詩中便說:“嗟我來京師,庇身無弊廬”,說自己當了十幾載的官,也沒能在京都買上一磚一瓦,為官十七年後才擁有了自己的首套房。范仲淹在做京官之前,一直租房。可見京城的房價有多高!武植需要考慮在京城定居買房的問題,而且是一個大問題。

汴梁房價雖高,但飲食卻很是實惠。酒樓茶肆叢多,飲食店也比比皆是,有早市,也有夜市,飲食就餐尤為方便,而且貴儉相宜。對於這點,武植心中還是頗為滿意的。

晚上,一行四人行至附近保康門前的夜市裡,美美的品嚐了一頓京城美食,算是慶祝一行四人成功入住東京汴梁了!

第二天清晨,武植一行四人僱了一輛馬車,由馬伕駕馭和指路,一起逛起了東京城。大夥一路走走停停,一天下來,也差不多逛了個七七八八,再經過馬伕的介紹,武植心中對汴梁城的輪廓有了個大概的認識。

整個汴梁城就像兩個大小回字重疊在一起,最中間的口是皇城,大內所在,皇宮、樞密院、中書省、門下省、明堂、天章閣、寶文閣俱在其中,皇城四周有護城河環繞,有六道宮門可以進出,以宣德門作為中軸起點連著御街,御街連著內城的朱雀門穿城而過,直達外城的南薰門。內城包圍著皇城,前寬後窄,有十二道城門可進出,尚書省、御史臺、景靈宮、開封府衙、大相國寺、上清宮、延福宮、太廟、蔡相府等也坐落在裡面,禁中行市主要在東華門外的馬行街,赫赫有名的礬樓就坐落在東華門外,鬼市就在西華門附近,城外四周也環繞著護城河,御街兩邊最為繁華熱鬧。外城則大包圍著內城和皇城,有十五道城門可進出,其他的朝廷公署俱在,大佛寺、法雲寺在金水河附近,夜市就在新門、朱雀門和保康門前一帶,太學、國子監、貢院、武學、迎祥池等都坐落在龍津橋南側附近,狀元樓在龍津橋北的麥秸巷裡,瓊林苑位於新鄭門外道南,與道北的金鳴池相對,官員宅邸大多建在北城五丈河附近,各類貢生學子幾乎都聚集在南城,蔡京府就在梁門附近。

在梁門大街上,聽到“蔡京”兩個字,武植頓時皺起了眉頭,遠遠地看著庭院深深的蔡京府,他有點無言,倍感壓力山大!

北宋六虎之首在意料中出現,那其他五虎應該也不會少了,歷史有點相似啊;而且蔡京現在都已經是中書舍人兼戶部尚書了,他的胞弟蔡卞擢尚書左丞,根深葉茂,勢大氣粗。武植現在起點很低,要跟他們爭鬥,難度不小啊,可謂阻力重重,任重道遠!

但武植也有自身的優勢,他兩世為人,知識和閱歷要比當世眾人豐富得多,“知識能改變命運”,這是他一直都堅信的真理。他還有高俅、童貫、趙佶等這些強悍對手,個個都是大佬,但他不懼挑戰,也相信自己能迎難而上,有能力搬開任何阻擋在前面的阻礙,掃蕩一切魑魅魍魎,趟出一條康莊大道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