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 (4 / 5)

就在朱棣覺得有些失望的時候,他看到了資料最下面的東西,也是這份東西,讓朱棣陷入了強烈的震驚當中。

《權力的平衡》。

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朱棣還覺得有些可笑,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連什麼是權力恐怕都還沒有搞明白,就會紙上談兵了。

可是繼續看下去的時候,朱棣完全被吸引住了。

在這份資料中,瞻基對大明自建國開始到現在,文官,武將,包括宦官之間的權力平衡做出了詳細的描述和總結。

他寫了父皇當初為什麼要殺死功臣,寫出了父皇為何要用宦官制約武將,也寫出了父皇為何明知儒家不可信,還要重用文臣。

他也寫出了自己為何重新啟用錦衣衛,為何重用宦官。而以後的皇家應該怎麼來掌握大明文臣,武將,宦官之間的平衡。

文臣的發展將會隨著大明的蒸蒸日上而越來越龐大,如何區分文臣與儒家之間的關係,如何遏制文臣在政治方面越來越迫切的需求。

更讓朱棣驚訝的是,他從宏觀的角度分析了保持三大統治階層之間平衡的可能性,這是朱棣這個皇上都幾乎沒有想到過的。

他知道應該怎麼做,但是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為什麼要這樣做。他知道要扶持宦官幫助武將壓制文臣,卻從來沒有想過因為宦官的崛起,從政治,經濟,文化,民生等各個方面,會有如此大的影響。

而且,他還從各種角度分析了這次西征,對大明在各個層面的影響。比如對經濟的帶動,因為徵用民夫對社會,對農業的影響,對世界各國對大明的印象,對國內文官階級的促進。

這裡面有許多問題,他都從來發現過,沒有看清楚過。

他這個時候才意識到,在許多方面,自己這個孫子甚至比自己還要強,比自己看的還清楚。

他現在唯一欠缺的,或許就是經驗了。

“狗兒,去把太孫給我叫過來。”

卻是李謙走了過來。“陛下,今日永安公主三週年滿孝,王太監與殿下下朝就去了廣平侯府。”

朱棣楞了一下,這才想起是自己打發了王彥跟瞻基去了廣平侯府,想到自己的女兒竟然已經離開三年,朱棣也忍不住一陣唏噓。

他呆坐了半晌,才從低沉的情緒中緩了過來,問道:“廣平侯世子在隨瞻基下西洋途中,表現如何?”

李謙身為都知監大太監,掌管的是皇帝出行,監管其他各監的行蹤,發放勘合,對一個侯府的世子並不瞭解。

不過這個問題也不需要他來回答,很快曾隨朱瞻基一同下西洋的太監海壽站了出來。“陛下,廣平侯世子是在隨殿下在星城期間獲知公主駕鶴,從此粗茶淡飯,不食葷腥。在對明古魯作戰期間,隨羽林衛學為大軍作戰提供了完整情報,雖然不曾親自上陣殺敵,也算可圈可點。

在南洲期間,他積極聯絡各大勳貴,尋找金礦,想為家族在南洲發展奠定基礎。想必是知道了公主駕鶴,他父親惡了陛下,只能他出來為家族謀劃。”

朱棣沉默了一會兒,才嘆道:“他一個世子,即便其父有過,他也是我的外孫,我又怎會怪罪與他?那麼大一個侯府,用得著他這個世子親自謀劃?讓他初二過來見駕吧……”

永樂十五年,朱瞻基的艦隊剛走,永安公主就因病去世。她是朱棣的嫡長女,在一眾子女中照顧弟妹,頗有長姐風範。

雖然她不是那種有事沒事親近朱棣之人,但是行事端莊,朱棣對這個長女也很器重。

她身體也一直是不錯的,只是因為過年勞累,一點小病就去了。而駙馬袁容不聞不問,只顧飲酒作樂,有過失之錯。

朱棣大怒,雖然沒有剝奪他的廣平侯爵位,卻停了侯府的俸祿。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