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 (5 / 6)

世界地圖和地球儀還只是在小範圍內傳播,因為這個世界上還有南美洲,北美洲沒有被人知道。

但是一些區域地圖,已經開始傳播開了,比如龐大的大明地圖,雖然賣價高達三百文一張,仍然有無數人省吃儉用買一份放在家裡看。

許多大家族在分家的時候,更是要看著地圖跟族人確定要遷移到哪裡去。

如今的大明地圖北到北冰洋,白令海峽,南部一直到南極洲,包括了後世的澳大利亞,紐西蘭,還有太平洋裡面許多小島。

而西部一直到莫斯科,因為那裡現在還是金帳汗國的地盤,所以透過顏色標明那是“待收服區域”。

西南部將半個非洲,馬達加斯加都框了進去,卻是以小圖的方式單獨印在地圖的一角。

這不是因為怕地圖比例失調,只是不想讓人知道整個海圖。

哪怕是阿拉伯人,現在也只是透過紅海,地中海跟歐洲進行貿易,他們還不知道非洲有多大,是什麼形狀,要走多遠。

他們的船隻最遠也只是到了後世的坦尚尼亞,還沒有去過更南部。

大明在每個地區佔據絕對統治力之前,整體的世界地圖是最大的秘密。

只有等大明在每個區域都保持住優勢之後,世界地圖才會出現。

自從前年南洲的訊息傳回來之後,同時傳回來的還有朱瞻基讓人帶回來的信。

在信裡,朱瞻基勸說朱棣在保持嚴格戶籍登記的同時,放開對移民的控制。

從朱元璋時期開始,大明就一直在移民,不過是官方移民,屬於強制性的,讓百姓苦不堪言。

朱棣時期也因為南北人數懸殊太大,執行了好幾次強制移民,並免費發放土地。

但是效果依舊不好,因為在北方的一些區域,土地貧瘠,現在又沒有土豆和玉米,那裡長不出糧食,再多的土地又有什麼用?

朱瞻基寫信的目的就是讓朱棣有限度地開放大明地圖,然後讓官府印刷各種介紹圖冊,介紹每個地方的特色和物產,氣候特徵,以及人口比例情況,移民優待等等。

每個沒有土地的貧民,包括大家族分產出去的庶子等,去官府登記,就能自由選擇想去的地方。

官府給他開出路引,沿途都能住驛站,抵達目的地之後能領到棉被,工具,種子。

第二年開始,才開始還款,第三年開始,才按照最低份額繳稅。

只要不是懶人,就能好好活下來,養活一大家子。

朱棣當然不會照章全做,但是也按照這個思路施行了自由移民計劃。

還別說,以前的強制移民禍國殃民,人們打死都不願意離開故土。

但是這種可以自由選擇的移民政策大受歡迎,民間自發移民的數量,比強制時期的人數還要多。

當然,這件事的功勞被朱棣自己安在自己的身上,聽到百姓呼喊皇上聖明,他就滿意無比。

中洲帖木兒國附近一些地方的區域地圖被拿了過來,爺孫兩耳圍著地圖看了好一會兒,朱棣還是不捨地說道:“西北那裡越過沙漠,撒馬爾罕周邊也是一處好地方啊。”

朱瞻基當然也對中亞五國那裡很熟悉,那裡雖然突厥人不少,但是更多的是蒙古人種。

而且,控制了那裡,大明就能把勢力輻射到歐洲。俄羅斯人還是老老實實窩在莫斯科周邊,別想往東發展,否則的話,大軍隨時就能打到莫斯科去。

不過,如此遠的距離,在如今交通不便,通訊不便的環境下,想要穩定統治,卻需要耗費無數的人力物力。

最好的方式,還是扶持蒙元人的勢力,建立勢力穩定的屬國,讓他們替大明守國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