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皇祖父一樣,信不過文臣,總認為文臣要利用,更要打壓。
而自己,偏偏是文臣治國的支持者。
歷朝歷代以來,那個朝代不是用文人治國?這是打壓就能打壓的下去的嗎?不依靠文臣,難道依靠武將?依靠工匠?依靠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百姓?
父子倆的分歧,政見的不同,這才是根源。
對這個兒子,他其實是很滿意的。
從當初地球儀的出現,這個兒子就讓他看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兒子雖然對文臣不偏信,但是也絕對不打壓。為了一個解縉,他就能以自己安全威脅父皇,讓他放出解縉。
兒子只是太有主見了,對自己的能力過分相信,可是一人計短,人力總有不足之時啊!
他甚至還在兒子東征,下西洋期間,希望能受些挫折,這樣才能讓他真正看清自己。
但是他沒有想到,東瀛不堪一擊,就連那神秘的大海,都被兒子征服了。
從東征大勝歸來,他就已經失去影響這個兒子的能力,眼看著他一步步成熟起來,成為了大明最耀眼的明星。
因為朱有燉重編的西遊記大受歡迎,這裡面詳細描述了道教三大至高神,四位大帝,全面塑造了道教的混亂統治框架。
民間甚至有老百姓認為兒子是元始天尊託生,只是因為父祖還在,所以現在屈居中天紫微北極大帝之位。
如今沿海一帶因為受到兒子的恩澤,消滅了倭寇,並且透過貿易讓他們的生活都變好,家家戶戶不是立了財神,就是供奉了神君。
而幾乎所有的神君,相貌都跟兒子區別不大。
讓朱高熾失落的是,民間根本沒有關於他的傳說,更沒有供奉他。
他的內心很是複雜,但是總體來說,還是欣慰大於嫉妒和失落。
這畢竟是他的兒子!
只是有時候,這個兒子似乎有些太不把自己這個父親放在眼裡了。
就以這個議事法則來說,他為什麼就不能跟自己先商量一下?如果按照他的意見進行一些修改,也不會在朝堂上遭到反對了。
只是他沒有想想,如果真的按照他的意見,這份法則還會有約束力嗎?
馬車停在了詹士府門口,因為太孫殿下駕到,詹士府上下,全部來到了詹士府大殿門口迎接。
護衛開啟了車門,朱瞻基率先下車,只是視線掃了一圈諸位熟悉的大臣,輕點了點頭,然後回身,架下來了行動有些不便的朱高熾。
詹士府屬臣以楊士奇為首,黃淮,楊溥等人以下近百人整齊地長揖到底,齊聲高呼:“恭迎太子殿下,太孫殿下。”
詹士府是太子的執政機構,自朱元璋設立,少詹士一職就是虛職,基本沒有人擔任過。
因為少詹士一職乃是三品,在朝廷堂官都才是二品,三品的情況下,一個少詹士設立成三品,有些過於誇張。
不過在設立之初,朱元璋的本意就是由朝廷大臣來兼任,但是後來發現,不是堂官難以擔任此職位,而二品堂官如果兼任此職位,卻是變相貶職,所以一直沒有人真正坐上此位。
如今詹士府的主官是以正五品左春坊大學士為首,而楊士奇在今年的早些時候,被授予了左春坊大學士,兼翰林學士。
朱瞻基扶著朱高熾,並未還禮。朱高熾拍了拍他的手,大聲笑道:“何至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