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十一章 朝議(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一章 朝議(上) (2 / 5)

很大可能是蹇義見吵的太厲害,故意在中間緩和一下。

他乃吏部尚書,百官之首,又是從建文帝時期就穩坐吏部尚書之位的重臣,朝中文武百官,無不要給他幾分面子。

蹇義頓首道:“這西洋各國詳情,太孫殿下最為了解。另滇國公常年出使西洋,臣希望這次的人才選拔,有他二人相助。”

朱棣遲疑了一下,點了點頭說道:“准奏。”

鄭和雖然被封滇國公,但因為是閹人,破格冊封,並無職司,所以並沒有參加朝會。

朱瞻基坐在二層高臺,看著蹇義向自己微微一笑,也輕輕點了點頭,以示回應。

僅僅是拉攏朱瞻基與鄭和加入人才選拔,朱瞻基就能看出蹇義這人的玲瓏心思。

這裡面不僅有討好自己這個太孫的意味,還因為把鄭和拉進來,可以降低內監那邊的抵制。

蹇義原名蹇瑢,義這個名字是朱元璋改的,可見朱元璋對他的喜歡。

在建文帝時,他就做到了吏部尚書,永樂如今已經十七年整,他依舊穩穩坐在這個百官之首的位置。

能讓三代帝皇都寵信有加,除了能力之外,他的為人處世也八面玲瓏。

朱瞻基前世能認識蹇這個字,就是因為看歷史書知道這個人,才認識了這個字。

能在史書留名,並且得到高度評價的人物,都不會是一個簡單的人。

方才各部為了這次他帶回來的銀子你爭我搶,戶部尚書夏元吉在其中成了靶子,不管是誰,都要攻擊他一番。

夏元吉左右不是人,錢還沒有到戶部,就都把他當做目標。彷彿任何一條政策都是合法合理的,他不給銀子就是舞弊。

夏元吉當然不會隨便鬆口,而其他人為了多要一點銀子,又發展到人身攻擊上面了。

蹇義為了幫夏元吉,才把話題從要銀子,扯到了人事方面。

看到這番鬧劇,朱瞻基越發覺得財政預算制度的重要性。

一個國家,需要用錢的地方無處不在,大到各部經費,各軍軍費,小到一針一線,一支筆,一根墨。

歷朝歷代,都是有多少錢就花多少錢,沒有錢就不花。

許多時候,就看要錢的能力,有些部門因為有個好主官,每月都有盈餘,還能組織人一起下館子搓一頓。

有些部門,因為沒有要到銀子,連該辦的公務都不辦了。

前幾年朱瞻基一次參加朝會的時候,就有御史狀告刑部廣西清吏司,竟然連續一整年不曾派人到廣西清查案件,所有送交到刑部的案件,都是原審批覆。

朱棣大怒,召來廣西清吏司郎中謝成忠質問,才知道他們因為沒有要到銀子,連一文錢的經費都沒有。

要不是背靠刑部,他們連辦案的筆墨紙硯,都沒錢置辦。

最後這件事還是不了了之……

其實各部,各軍的大致經費,朝廷也有一筆賬。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