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二十九章 大明的變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九章 大明的變化 (3 / 5)

如今只要肯移居海外,就能得一筆安家費,還能當官,哪怕是當一縣教諭,也是清貴之職。

更何況,只要能透過朝廷的職官考核,就能得授縣令一職,這可都是隻有進士才能擔任的官職。

如今的大明雖然不像唐朝一樣有明經、明法、明算、明書、史科、三傳、道舉這麼多專案的不同考核,但是也有多項不同的職官考核。

這裡面,當然是考明經,當進士最為有前途。但是許多明經無望的秀才也會參加稅官,轉運官,以及一些技術工種的考核。

一直到土木堡之後,文官徹底掌握了朝政,那個時候,一切都是他們說了算。

然後朝廷的職官考核就徹底廢除,他們將大部分職官都削弱為吏,只有主官由什麼都不懂,都不會,只會吟詩作對的廢物們擔任。

文官們失去了制約,一家獨大,做生意要聽他們的,打仗也要聽他們的。這種外行領導內行,也徹底讓東方古國進入了黑暗時代。

現在還沒有到那個時代,讀書人的地位雖然高一點,但是也沒有高到哪裡去。

所以這個時候,給他們一個能出頭的機會,他們還是很樂意的。

想通了這一點,朱瞻基也開心了起來。他這次帶了兩三千文人,大部分都是一些年輕人。

這些人對未來還充滿了希望和信心,所以不願意留在蠻夷之地。朱瞻基也只能用兩三年的時間來讓他們效力,然後優先提拔來引誘他們。

但是如果整個民間都興起了文人外遷任官的風氣,那麼以後的南洋地區,儒家大興並不是夢了。

有儒家到南洋跟綠教打擂臺,朱瞻基也不用擔心南洋各國全面綠化,甚至還有可能將他們的生存土壤全部消除。

毛巡的到來,不僅帶來了大明最近的訊息,也給朱瞻基帶來了他又多了幾個孩子的訊息,還有後宮嬪妃們給他寫來的信。

不過朱瞻基並不是一個在乎男女情愛的人,這些訊息也只是讓他心情高興了一番。

“李亮……”

“奴婢在。”

“將我側後方那座小樓收拾出來,讓毛中官安頓。”

“金闊。”

“老奴在。”

“將我大明與南洋各國貿易貨物與毛中官交接,並將銀幣與金幣入庫。除金幣封存,銀幣全部在南洋各國兌換出去。”

南洋包括印度一帶,都是盛產黃金而少白銀。這裡的人們更認同白銀作為貨幣,因為一兩黃金就能兌換十兩白銀,對他們來說,這是賺了。

而對大明來說,以十比一的比例用黃金來兌換白銀看似虧本,因為大明現在國內的黃金和白銀的兌換比例還是一比八。但是黃金產量低,白銀產量高,長期來看,是值得的。

何況,現在的兩邊貿易更多是以貨易貨,就是虧一點,無非是貿易的利潤少了百分之十多一點。但是相對百分之百,甚至是百分之兩百的利潤,虧一點也是划算的。

以後的石見銀山會有幾十億兩的白銀出產,這對大明來說是一本萬利。

只要南洋各國接受了以白銀作為貿易貨幣,以後南洋的黃金就能源源不斷地流入大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