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進卿雖然有自立之心,但是能力還是有的,他現在要對付大食人,還需要施進卿來穩定大局。
要是把他們一鍋端了,那以後誰來控制大局!
施進卿看朱瞻基面色溫和,笑意盎然,問道:“殿下,這哈三果真有叛逆之心?”
“馮衝,你與宣慰使細細分說一番。”朱瞻基招了招手,在涼亭一邊伺候的馮衝就把手中的油紙傘交給了李亮,進了涼亭。
朱瞻基請了施進卿在涼亭裡坐下,自己也坐了下來。靠在欄杆上,拿了一塊用鹽水浸泡的菠蘿丁吃了起來。
馮衝是孫林的助手,對整個局勢非常瞭解,他把從一開始懷疑哈三,一直到今日動手的始末說了一遍,然後才介紹整個案情。
“哈三現在自知必死,哪怕刑訊逼供也閉口不言。但是他的兩個隨從卻不是硬骨頭,已經證實了哈三的確在背後圖謀不軌。他與大食人,還有信奉綠教之人勾結,並且暗中瞭解艦隊編制,想要潛入艦隊的火器補給船,鑿船盜槍,共舉大事。如今雖然整個案子還在調查階段,但是已經能確定此人的反叛之心。”
“殿下,哈三此人從大明前來,而三佛齊全境三百萬百姓,可都是誠心歡迎殿下。可是殿下現在如此雷厲風行,只會讓全民恐慌,人心背向。為了區區一個哈三,實乃得不償失啊!”
施進卿身為舊港之主,當然是希望國境穩定。所以現在還是希望朱瞻基能寬宏大量,不要把事情鬧的太大,也不要牽連進來太多人。
朱瞻基其實很快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失策,現在被施進卿如此提醒,贊同地說道:“孤被哈三叛逆之心亂了心境,卻是沒有想到此節。詔……”
眾人隨即都稟身肅立,解禎期和解楨亮更是側耳傾聽,生怕漏掉了什麼。
朱瞻基沉吟了一下說道:“頒佈張貼安民詔令,揭示哈三反叛之舉。另著各部,不得有擾民之舉。”
朝廷的詔文都有固定格式,朱瞻基只需要把內容說出來,解縉他們這樣的大文人自然會把告示寫的花團錦簇。
隨著朱瞻基的一聲令下,禮部,羽林衛,包括施進卿也派出了本地的衙役,聯合起來,到城內各處張貼告示。
而這個時候的鄭和,卻忍不住感到一陣的後怕。
他沒有想到,這個哈三竟然有如此狼子野心,竟然想要與人聯合,盜取火槍,然後與大明作對。
更讓他難堪的是,因為哈三與他有異於的信仰,他對此人優待有加,讓這哈三鑽了不少空子。
如今艦隊有上千回族和綠教人,他們都是朝廷徵召的下西洋的通事。而這些人裡面,也有不少與哈三關係密切。
一個主管,識人不明,任人唯親,這對他的名譽影響甚大。這幸虧是殿下明察秋毫,要不然,連他自己都有很大的嫌疑。
而透過刑部對越來越多的人的審訊,更多的細節被暴露出來,鄭和又忍不住開始擔憂了起來。
他擔憂的不是這些人能造反成功,也不是殿下對他懷疑,而是怕殿下大開殺戒。
如果真的要按照越來越長的名單殺人,牽連進來的大食人,還有麻喇迦與舊港的綠教中人足有數千。
他們還都是南洋地區的上層人物,如果將這些人全部殺了,整個南洋都會亂起來。
但是他自身的嫌疑都沒有洗清,這個時候,他也不知道該如何行事了。
勸,還是不勸,都會讓他心裡難過無比。
一邊是同族的人,一邊是大明和殿下,還有他的理想。
他有想過,如果大明統一各國,肯定會少不了殺戮。
他認為這種陣痛是值得的。
但是當真的走到這一步的時候,他卻感到了難以紓解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