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 (2 / 5)

可以說,大明可以沒有他們,但是他們離不開大明。

然後就是外交權,這個裡面要分有自衛能力的國家和沒有自衛能力的國家。有自衛能力的國家,有自己的軍隊,可以擁有一定程度的獨立外交權。

但是像麻喇迦這樣的國家,原本就是幾個村子,在大明的扶持下,才在麻喇迦站穩了腳跟。

如今的麻喇迦雖然佔據了馬來半島的南端,但是總人口都不到兩萬人,要不是大明扶持,把暹羅給控制住了,人家暹羅早就把他給滅了。

這樣完全依靠大明的貿易,依靠大明在這裡設定官廠才能生存的小國,給他們外交權就是浪費。

然後就是朱瞻基最重視的文化交流,這個文化交流實際上就是文化侵略。雖然這種侵略不會動刀槍,卻遠比刀槍的作用更大。

當南洋各國,一個個都說大明話,寫大明字,穿大明款式的衣服,過大明的習俗。那個時候,他們不就是正宗的大明人嘛!

所以,這個時候,那些文臣和儒家弟子是最激動的,朱瞻基他們已經做好了宣傳,就指望這次跟上的幾千的儒家弟子,一個個都留在南洋各國來教書育人。

哪怕他們一個個最多能待兩年,但是也不怕,因為後續還能從大明召來更多的文人。

朱瞻基甚至還在計劃,等他這次回來,掌握了大權。以後的科舉,哪怕中了進士,也要先到南洋來實習兩年,然後才能回大明當官。

雖然這會遭到一定程度的抵制,但只要做好宣傳,不怕他們鬧翻天。

眾人對這份計劃還有些顧慮,因為朱瞻基簡直是推翻了原本大明對南洋各國的既定政策。

但是卻沒有人敢反對,因為現在儒家學子們對這份計劃充滿了信心。

金純身為禮部右尚書,也是這次文臣之中地位最高的,他當然也比其他人更早就看出了朱瞻基這份計劃的狠辣之處。

如果一切都能按照這份計劃發展,不用一百年,只需五十年,整個南洋,不管哪個民族,都會成為大明的忠實子民。

所以,他也是推動這個計劃最積極的人,甚至他怕那些文人想不通,每天都冒險乘坐傳令船,到各個船上去宣傳,去給那些文人們講解其中的道理。

也是這個時候,他跟同樣對這件事非常積極的解縉,越走越近。

從解縉這裡,他也知道了朱瞻基大力推廣算學,符號的計劃。

這一切,加上朱瞻基在東瀛的所作所為,讓他原本對朱瞻基的一點意見早就煙消雲散,將朱瞻基視為具有大胸懷和遠見卓識的明君。

當艦隊抵達麻喇迦的時候,這一次,金純和金闊,禮部和內監聯合起來,把朱瞻基抵達麻喇迦的儀仗,擺到了最高標準,存心要在南洋各國的世介面前,建立朱瞻基的個人形象。

朱瞻基站在旗艦的最前方,在旗艦還沒有進港的時候,就已經看到了這個時代,設施最完善,防衛最森嚴的港口。

整個港口,層層防護,溝渠縱橫,藉助地理優勢,組成了一個堅固的堡壘。

今日的港口彩旗招展,碼頭上人潮湧動,應該是歡迎的人群。

王景弘站在朱瞻基的身邊,介紹說道:“自永樂二年,鄭總監選定了麻喇迦作為我大明艦隊的南洋落腳點。這十幾年來,已經將此地建成了南洋最堅固的水寨。最外圍以木柵欄為界,中層建有五米城牆,然後是甕城,最後才是內城。

內城共有倉房四十八座,共計四百八十間,每一座倉庫都有水渠隔斷,有木橋相連。從南洋收購的糧食,木料,銅錠等物,都會在此轉運。

倉房區設四門更鼓樓,夜則提鈴巡警。內又立重柵,如小城斷巷,易守難攻。

港口區則以戰艦為首層防護,中有浮木火彈,預防水攻,後有三十六門火炮,可覆蓋攻擊港口區水域。第四艦隊麻喇迦水寨共五千五將士,並家屬計近兩萬人。”

朱瞻基點了點頭問道:“家屬何以為生?”

“南洋貿易利潤不薄,一應俸祿全額髮放。其家眷在舊港有田,可聘當地土人種植,衣食無憂。”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