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十一章 各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一章 各國 (3 / 5)

西式軟帆優點:吃風大,支撐點多,所以面積可以更大,速度和載重都有極大優勢,另外即使是同一桅上軟帆是一節一節的,可以根據情況調整帆力,這樣的好處一是有利於海戰和躲避礁石,二是如果遇到較小的風暴時也可以安全慢速行駛。

缺點是:操作複雜,需要大量船員,升帆時間長。16世紀開始西方大船的帆就是由橫帆、拉丁帆和斜桁帆三部分組成,模組多,程式繁瑣,滑輪只能用於調整繩索不能直接升帆。而且軟帆需要的操帆的船員數量最少也是硬帆的三倍以上,這一點是相比硬帆最大的不足。

如果想要將軟帆和硬帆混合使用,這就需要進行各種試驗,還必須要重新設定桅杆,目前來說,這種條件不成熟。

至少要等到到了舊港之後,先用幾艘船進行改裝試一下,找出最佳的組合方式,才能大規模試用。

將這個任務佈置下去以後,朱瞻基也就不再班門弄斧,每天躲在旗艦後方的小甲板上,在陰涼裡避暑。

航海的生活是極為無聊的,特別是在船速如此慢的時候。所有人的情緒都有些低落,哪怕是麻將和撲克也只能緩解這種低落。

特別是這些女人們,她們在船上根本就沒有自由,只能在一個狹小的世界裡生活。

也就是這個時候,艦隊舉行了一系列的競技比賽,其中包括了格鬥,刀陣,長槍陣,盾牌陣,射擊,火炮等專案。

雖然現在還是預賽階段,但是各種專案都受到了戰士們的熱烈追捧,特別是格鬥比賽,哪怕是預賽也吸引了無數計程車兵想要觀看。

六百艘戰艦的船隊,航海之時綿延上百里。為了不打亂航行編隊,每天傳令船都要從各艘戰艦上接了觀戰計程車兵來回,然後由他們將比賽的結果傳遍整個艦隊。

為了競爭每天觀戰的兩個名額,每艘船上計程車兵們也都在互相競爭,這一切讓船上計程車氣高昂了許多。

在這種熱烈的氣氛下,艦隊終於抵達了蘇祿國的首都霍洛島。

霍洛島位於婆羅洲與棉蘭老島的中間,這個小島的面積雖然不大,只有不到一千平方公里,但是卻扼守整個蘇祿群島的咽喉。

更重要的是,這個島是由死火山沉積的火山灰組成的,除了幾座死火山,整個島就是一大片肥沃的農田。

由於位於赤道無風帶,這裡沒有大風,沒有天災人禍,幾乎每天都有的雨水又能滋潤這個肥沃的小島。

所以這個島的面積雖然不大,但是能養活的人卻無數,從九世紀開始,這裡就已經成為了蘇祿群島的中心

當大明的艦隊抵達這裡的時候,艦隊受到了蘇祿三王以及幾乎所有國民的歡迎,當朱瞻基在旗艦上看到這裡的民眾像拜神一樣跪在下面的岸上,他卻忍不住想到了一百年後的麥哲倫。

十六世紀初,西班牙的麥哲倫因為遭遇風暴,被颱風吹到了宿務。胡瑪邦酋長率領八百個土著熱烈歡迎他。

當地的土人熱情歡迎他們,並且自願受西班牙人施洗,成為首批菲律賓基督教徒。

見這些土人如此乖巧,他就得寸進尺,脅迫這一帶的地方酋長臣服西班牙,向西班牙國王繳納貢稅。

宿務附近的一個珊瑚島—馬克坦島的首領拉普拉普堅決拒絕。麥哲倫得到報告後,親自帶領身穿鐵甲的西班牙軍隊,向馬克坦島進攻。

拉普拉普率領島上居民奮起抗擊西班牙殖民者,殺死了麥哲倫。

整個東南亞的小島上的居民,幾乎都是愛好和平的,他們天性溫順,只要不是真正損害他們的利益,他們永遠是懷著一副好學,親善的態度接納外來人。

因為沒有自己的文化,他們在阿拉伯人傳過來綠教的時候,就真心接納了綠教,後來在西班牙人征服他們的時候,又真心接納了基督教。

他們實際上並無信仰,他們只是以一副小國寡民的心態,學習外來的文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