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許柴佬不能理解這些,為了更多的金子剝削這些土人,造成的後果也不是朱瞻基願意看到的。
畢竟如今的南洋就是大明的後花園,絕大多數人都心向大明,而不是想要跟大明作對。
現在的人,對國家的概念還非常模糊,他們只知道想要過好日子,就要跟大明走的近。
就以蘇祿國為例,他們已經數次上書,想要歸附大明。只是朱棣和那些文臣們嫌他們太遠,更是負累,不願意搭理他們。
朱瞻基也不想把他們納入大明,只想讓他們成為自己的廉價勞動力,商品的傾銷地。
當天晚上,許柴佬就在黃淵的臥室,聽黃淵和孫林給他好好上了一堂政治課,經濟課,思想課,文化課。
他完全沒有想到,在一件看似簡單的計劃背後,隱藏了這麼多的謀劃和目的。
而且幾件看似毫不相關的事情,最後卻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
他也知道了,什麼是讀書人的力量,這比他手中的刀槍力量更加有力。
因為刀槍只能消滅肉體,但是這種力量卻能改變思想。
雖然他還沒有完全接受這種新知識的衝擊,但是他已經知道,今後的自己將會跟以前的自己完全不一樣。
他也真正從一個草莽英雄,過渡到了一個廟堂之人。
難怪太孫要求他不能將這件事洩露給任何人知道,他懷疑自己的子侄們,根本達不到掌握這些能力的境界。
還是要多讀書啊!
對這個年輕的太孫,他完全沒有了一點看不起的心思,變的更加崇拜了起來!
第二日,艦隊緩緩起航,向著南方行進。
金礦暫時還管不上,即使有其他人知道也沒關係,就連許柴佬也不相信有誰敢跟他爭奪這些金礦。
朱瞻基看到許柴佬如痴如醉地跟孫林和黃淵學習這些理論,跟他介紹每個計劃實施的原因,條件,想要達到的結果,他也很為滿意。
如此看來,暫時不用想著更換這裡的領導人了。
他也不怕許柴佬洩露秘密,既然將這種核心戰略手段都教給了他,自然也會派人監管著他。
一日夜之後,船隊進入了後世的馬尼拉海灣的海岬,這個時候當然沒有馬尼拉這個城市,只有靈牙淵,岷倫洛和蘇洛等幾個小鎮。
岷倫洛就是大明街,只不過,漢人稱之為大明街,當地的土人稱之為岷倫洛。洛在當地的土語裡面就是街市的意思,岷倫則是明人的音譯。
快要到岸了,許柴佬也停下了學習,充當了朱瞻基的嚮導。
當鉅艦停在了後世巴石河入海口處專門搭建的一個木製棧橋旁邊,在碼頭上,已經跪滿了當地的民眾。
不過,朱瞻基對眼前的一切有些失望,他原本以為能夠看到一個城市,但是這裡除了一片碼頭區,整個大明街跟一個小鎮一般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