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天方國其實只是個地域名稱,指的是後世的麥加。其實那裡現在也叫這個名字,只是因為麥加克爾白聖殿是方型的,又是祭神用的,所以大明稱之為天方。
而後世的小孩子讀物《天方夜譚》,就是源自於這個名稱。
不過鄭和的話帶有一定的誤導,天方可以說是一個民族,也可以說是一個城,但是唯獨不是一個國家。
就像阿拉伯民族一樣,這個民族歧視是以閃族人為主體的民族,包括猶太民族也跟他們是一個民族。
後世幾乎每個人都知道這個民族,但是他們不是一個國家,而是許多小國。
鄭和這樣說是想證明蒲家後人的重要性,但是他不知道,朱瞻基其實比他更清楚西方的底細。
不管是麥加,還是耶路撒冷,還是大馬士革,朱瞻基都去遊玩過。
朱瞻基嗤笑說道:“天方……國,我知道帖木兒國,奧斯曼帝國,馬穆魯克王朝,摩爾國,包括德里蘇丹國,還有閃族人在南洋各小島落地生根建立起來的各個小國,這天方國國王是誰?有多少兵力?疆域是否有我大明的一個行省大?”
鄭和瞪大了眼睛,看著面前的朱瞻基,有一種驚慌失措的感覺。
他不知道為什麼朱瞻基都沒有去過西洋,為何對西洋的情況那麼熟悉。連他都還是上次下西洋,知道了聖城所在地,而奧斯曼帝國和馬穆魯克王朝也是上次才知道。
至於摩爾國,連他也是第一次聽說。
他不敢有任何隱瞞,抱拳說道:“殿下,天方國說法的確有誤,下臣也是上次出使,聽人講述了一些。”
朱瞻基身體靠在了欄杆上,向著岸上的百姓又揮了揮手,才回頭說道:“自阿拔斯王朝被突厥人攻破,閃族人四分五裂,逃亡各處。這才有了所謂的發展黃金時代,其實不過是一群失去了家園的無根之人。”
鄭和聽的有些不明覺厲,忍不住問道:“殿下此話怎講?什麼是黃金時代?”
朱瞻基懶得解釋這來自後世的詞語,岔開了話說道:“從阿拔斯王朝之後,閃族人就再也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帝國,現在的帖木兒國,奧斯曼帝國,還有馬穆魯克王朝留下了這塊地方給當地的穆罕默德家族,他們最多稱得上是一個城邦,根本稱不上是一個國家。所以,這個蒲家後人,對我大明根本無用,我大明想要踏平天方,不過是舉手之勞!”
鄭和深吸了一口氣,儘量平靜地說道:“殿下既然不願蒲家後人加入船隊,那下臣就卻了此事,再也不提。不過,天方乃聖地,又沒有觸犯我大明,還望殿下三思。”
“現在知道自己是大明人了……”朱瞻基側過了身子,看著一瞬間彷彿老了幾歲的鄭和,平靜說道:“雖然從血緣上你是異族,但是華夏民族從來不以血緣論夷我。只要有共同的習俗,共同的語言,共同的目標,就是我華夏子孫。旅途若是無事,你去找解縉,讓他將我十歲時候寫的《國家與民族》策論找出來看看。”
“是,若殿下無事,下臣去安排一下到岸後的行程。”
朱瞻基又問道:“那第二件事是什麼?”
鄭和想了想,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下臣本想邀請殿下明日去祭拜一下靈山聖墓……”
朱瞻基略有興趣地問道:“靈山聖墓,葬的是哪位先賢?”
“是沙仕謁和我高仕。”
朱瞻基沒有聽過這個名字,但是聽到這怪異的譯音,登時想起來自己看過的關於泉州閃族人的一條資訊。
唐武德年間,先知穆罕默德派遣四賢徒來華傳教,一賢傳教廣州;二賢傳教揚州;三賢沙仕謁、四賢我高仕傳教泉州,卒葬靈山。
他搖了搖頭說道:“我就不去了,我不像滇國公,既信綠教,又信佛教,我只通道教!”
“是下臣貪心了,總想透過不同的探究,來尋找萬族一家的道路。”
真是可笑……朱瞻基笑了笑,也懶得跟他分辨,又說:“雖然蒲家後人我不待見,但是其他閃族人我倒不排斥,若滇國公想要扶持他們,也可以安排一些人進船隊。另,待從泉州出發,你將收集的關於西域的資料拿出來,我們共同研究,互通有無。”
鄭和點了點頭,應了一聲,轉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