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裡明面上只剩下了爺孫二人,朱棣有些疲倦地說道:“這些宗族子弟沒有一個省心的,除了這朱濟熿,齊王朱榑,肅王朱瑛,遼王朱植,岷王朱楩,谷王朱橞各有不法之事,致民聲沸騰。可殺又殺不得……”
諸王除謀逆,無死罪。也就是說只要不造反,哪怕是皇帝也不能殺了他們,也不能隨便削了王爵。即便是削了王爵,也要他那一支的後代繼承王位。
朱元璋原本是想透過這種方式讓親族之間和睦相處,但是最後卻給大明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這些王爺們不能從事士農工商,只能當豬養,也就導致了一個個王爺只能生孩子。
朱瞻基忘記了是哪位王爺,一共生了94名子女,孫子有163人,曾孫輩510人。
慶王真心記不得這麼多子孫,在加上各種妻妾,整個王府的僅正牌主子就有一千多人。每次家庭聚會的時候,都要有人先讓人介紹一遍誰是誰。
這麼多人,如果能對國家有點用也好啊,這些人卻成了一個個蛀蟲,躺在大明的身上吸血。
見朱棣心有所感,朱瞻基大著膽子說道:“太祖的有些制度現在看來是不合時宜了,皇祖父應該要改改。”
朱棣盯著朱瞻基看了一眼問道:“如何改?”
“逐代遞降,除嫡子外,其餘子孫再降,允許皇室遠房出仕,士農工商,再無限制。”
朱棣沉吟了好一會兒,才說道:“此乃動搖國本之舉,我要再想想。”
這個時代,整個社會的構成就是宗族制。宗族是任何一個人都不能跨越的限制,對自己的宗族開刀,那就是大逆不道。
但是,如果是借用宗族做出的決定,那就是具有比法律還要有用的制度。
當日下午,來自全國各地的親王世子,郡王,包括郡王世子,濟濟一堂,在午門外太廟召開了宗族大會。
當瘦骨嶙峋的朱濟熺和朱美圭父子出現在所有人面前的時候,猶如兩個披著人皮的骷髏一般嚇人。
在他們的陳述下,朱濟熿所做的那些殘暴不仁的行為,一條條被檢舉了出來。
除了人證,還有各種物證,讓朱濟熿無可抵賴。
最終,在所有人的支援下,朱濟熿被削為平民,囚禁於鳳陽高牆。
鳳陽高牆是每一個宗室最懼怕的地方,那裡是大明最森嚴的監獄,大多數進到裡面的宗室不是自殺,就是瘋了,只有少數人才能忍受下來。
朱濟熿得到這樣的結果是咎由自取,這個時候,沒有任何人對他有憐憫之心。
對自己的親人下手,是百姓都不能忍受的,何況皇室。
如果沒有了限制,誰的力量大,誰就能肆意動手,那麼祖宗宗法還有什麼用!
朱瞻基一直冷眼旁觀這些宗族的表演,要是有可能,他只想擺脫這些負擔。
但是他如果這樣做,整個天下都會反對他。所以,他只能威逼利誘,一點點地將他們給誘惑出去,讓他們自力更生。
這可能是他將來登上皇位後,最為頭疼的問題之一。
曲終人散,嚎哭不已的朱濟熿早已被已經聽夠了他哭聲和叫罵的眾人堵住了嘴巴。在他被押送到鳳陽中都之前,再也不會見到任何一個外人。
所以,他就是罵破天,也不會有人聽見。
朱瞻基雖然貴為太孫,但是今天只論宗族輩分,所以今天他的排位很低,只差站到門外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