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也從來沒有經歷過,百姓由衷的跪拜。他們看向這個侄兒的眼神滿是尊崇,這是他從來都沒有體會過的。
路過了如今已經成為禁地的下馬橋農莊,他不知道這裡面有什麼東西需要保密,也沒有興趣打聽。
知道的越少,就越安全,這是他用親身經歷換來的經驗。
但有時候他還是忍不住好奇,難道這裡的東西,比夾江工業區那邊還要重要嗎?
不過他也沒有答案。
馬隊很快抵達了後標營,這裡過去就是東安門了。朱有燉的心終於鬆懈了下來,這個時候才感覺到了寒風刺骨,他握著馬韁的手都已經僵硬了。
朱瞻基這個時候回過頭來跟他笑道:“六叔留在京城,要多敦促一下那幾位作家,儘快將資料整理好,寫出來話本。”
朱有燉點頭應道:“明日我就到你的別院,親自監督他們跟那些英雄交流。”
“內監那邊我已經安排好了,待話本寫出來,就會大量刊印,發行於世。不僅各處書鋪,就連官衙,縣學,府學都會低價售賣。不要怕賣不出去,光是海軍,我就已經預定了兩萬本,準備免費發放。”
“只是……,這耗費是不是大了些?”
朱瞻基搖了搖頭笑道:“紙墨都是內監出產的,最多也就是耗費些人工。只要賣出一半來,就不會虧了……何況,這耗費真不大。”
他已經看出來了,他這個六叔雖然貴為周王世子,也願意接觸底層人物。但不知道是不是跟那些窮酸接觸多了,也變得窮酸起來。
總體來說,眼界不夠寬,魄力不夠大。不過,搞文化思想工作,還是可以的。
東安門處,劉萬帶著幾個小太監在寒風中正打著哆嗦,看到朱瞻基他們回來,立刻就迎了過來。“殿下,時辰不早了,陛下一刻鐘前已經吩咐擺膳了,要快一點。”
朱瞻基點了點頭問道:“我的衣服準備好了嗎?”
“在東華門內換馬處。”一邊說著,他就已經開始開始迫不及待向裡面跑。
因為大明皇宮建在整個城市的東南角,東安門是外城門,東華門是皇宮門,但是兩道城門距離並不遠。
這東安門並不對百姓開發,內外城之間住著錦衣衛,內監,還有府軍前衛三個不同的軍衛。這裡有一條對文武官員開放的小路通到承天門外,方便大臣們,還有來東宮拜訪的勳貴們進出。
要不然,總不能有人到東宮拜訪,還穿過整個皇宮吧!
東華門內是個甕城,這裡也是養馬藏兵之地。一些來皇宮拜訪的大臣們,也都是在這裡等待召見。
劉萬他們為了給朱瞻基節約時間,將他的新衣拿到了這裡的客房處,除了給朱瞻基準備了一套,朱有燉的內侍也將他要換的冬衣拿了一套過來。
今日臘八節,是家宴,所以倒也不用穿冠冕,常服就足矣。
朱瞻基脫掉了騎裝,又換上了常服,坐在凳子上由著李亮幫他重新梳理了一下頭髮,帶上了網狀的四方平定巾。
今日的家宴被擺在了西宮的武英殿,這裡也是朱棣經常宴請大臣的地方。皇宮的御廚,位於西宮和後花園之間,大皰廚就位於武英殿的西側。
今日雖然是家宴,但是最多也不過四五百人,沒有一點品秩的,根本上不了席面。
而這麼多人,御廚們就能伺候出一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
穿過三大殿,就直接來到武英殿。朱瞻基對宮中的聚餐並不陌生,這個時候,一般前殿是男人聚餐處,後殿是女眷聚餐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