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當碼頭上與四周成千上萬人的拜伏,這種場景讓人總有一種心潮澎湃的感覺。
朱棣雖然不像其他的皇帝,總是躲在深宮,但是除了偶爾狩獵,或者是因為紅白喜事去一些文武大臣的家中,一般也很少出宮。
像今天這樣大張旗鼓的出行,除了祭天的時候,已經很少見了。
如今的大明百姓,對於當今的皇帝,還是非常尊崇的。今天朱棣的出行,就吸引了無數百姓遠處圍觀。
當然,他們也更想看看那個被太孫殿下抓到應天府的倭王,想要看看他們臣服在大明皇帝面前的盛況。
結果也沒有讓他們失望,當太孫殿下,拜見了陛下之後。被押送到應天府的倭王,包括數百倭國的文物大臣,還有數萬將士,數百各國使節,一起向陛下大禮參拜,三拜九叩。
這副場景自然有宮廷畫師畫下,也讓無數觀禮的百姓覺得不虛此行。
如今大明威揚四海,連他國的一國之君都臣服大明皇帝的面前,激發起來了無數大明百姓的自豪之情。
朱棣揚了揚手,王彥就大聲喊道:“諸卿平身……”他的話也被傳令太監傳遍了整個碼頭區,眾人紛紛起身。
朱棣心滿意足地看著右腿邊坐著的朱瞻基,笑問:“基兒這一行,黑了不少。”
“孫兒倒是沒有出甚大力,只是在船上悶熱,所以多在甲板滯留,才曬黑了不少。”
“為眾將士和使節安排車駕,到了宮中再一一接見。”朱棣交待了王彥,命令就被傳了下去。那些東瀛的使節,包括級別夠高的將士,都獲得了各種規制不同的車駕,隨著龍輦之後一同回宮。
龍輦在十六匹駿馬的牽引下,向著皇宮行進,朱棣這才又跟朱瞻基說道:“基兒如今立此大功,可有所求,且一一講來。”
朱瞻基看了一眼跟自己並肩坐在朱棣下首的父親,朱高熾有些苦夏,這幾個月瘦了不少,氣色卻顯得更好一些了。
此時他露出了慈父的欣慰笑容,輕輕使了一個眼色。
朱瞻基笑道:“孫兒身為太孫,為大明效力是理所應當。如今立下些許功勞,也是眾將士之功,豈敢自居。只是這幾個月殫精竭慮,孫兒精力也有一些不足,所以想偷懶一些時日,在宮中享受一番天倫之樂。”
朱棣哈哈笑道:“如今你也當了父親,自當如此。不過想要偷懶卻是不行的。其他事情不要你多費心,但銀行一事卻只有你懂,這件事還需要你好好運作一番。”
朱棣的興致很高,一路上都在跟朱瞻基聊著這次徵略東瀛的經過,不時還跟道路兩邊跪著的百姓揮揮手。
龍輦經過之處,大明的百姓都跪禮相迎,等龍輦過去才起身,又對其他的車駕指指點點。
可惜的是,朱瞻基對他們沒有太大的興趣,因為幾乎全部都是男的,就是女的,大部分也都是大媽級別的了。
朱瞻基一直在想著自己父親的那個眼色,心裡揣測著朱棣的心意。
作為一個帝國的繼承人,朱瞻基很多時候考慮問題,並不能那麼簡單。
朱棣是很寵愛他,但是這種寵愛是在沒有利益關係的時候才更真摯。
因為這種顧慮,朱瞻基一直避免著接觸內政,也很少對自己職責意外的事務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