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 (3 / 5)

不過再給自己十年時間,將漠北變成內地,應該問題也不大。

雖然蒙人野蠻,但是有了八十多年的統治,如今的蒙人實際上已經被漢族同化的差不多了。

沒有了文化的隔閡,只要再把他們打服,同化只是時間問題。

中華民族最厲害的永遠不是武力,而是文化。不管是現在的蒙元,還是以後的滿清,他們的統治固然折斷了漢人的脊樑。但是在文化上面,他們最後都被漢人同化。

舉一個簡單地例子,女真原本並沒有文字,他們為了區別漢人,創造了滿文,但是到清朝滅亡的時候,絕大多數的滿人也只能說幾句滿文,連寫都不會了。

從倉頡造字,到河洛圖書,再到春秋時期的諸子百家。當華夏文化成熟之後,就開始了一直以來的擴張,永不停頓。

不管是朝代更迭,還是異族入侵,華夏不僅沒有縮小,反而一直在擴大。

這是因為華夏文化從來都不是以血緣來區分的民族。

三皇五帝時期,華夏只是中原一小塊部落。春秋戰國時期,華夏也只是原本週朝的疆域。但是一次次擴張,一次次分裂,華夏變成了一個融合了多民族,不同血脈的超級國家。

這裡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華夏的文化影響。

從這一點上來看,也間接解釋了歷史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漢奸文人。因為他們根本不在乎是誰統治這個國家,統治這片土地,他們只知道,不管是誰,都會受到文化的影響,最終變成自己人。

如果不是科技的發展,戰爭的升級,最後西方國家人為地以國家取代了民族,以土地劃分了界限,華夏又剛好陷入歷史的最低谷階段,華夏文化的影響力,遠遠不止表現出來的那麼小。

就像朱瞻基親眼看到過哪些韓國人,東瀛人,他們身穿民族服裝,虔誠地在孔府祭拜。

不是一個國家,不是一個民族,他們為什麼有那麼虔誠的信仰?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再比如非洲的那些國家,西方國家人為地劃分出來了界限,把一個部落的分成兩個國家,把不同的部落又劃分成一個國家。

這就導致了非洲的那些部落,因為信仰的不同,連年征戰,大屠殺層出不絕。

但是朱瞻基雖然明白這一點,卻也接受不了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國家任由異族宰割。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他幾輩子都不是一個讀書人,就是一個快意恩仇的屠狗輩。所以他只想宰割別人,不想被別人宰割。

哪怕最後的結果殊途同歸。

朱瞻墉他們這一次依舊隨了眾大臣來迎接,已經十二歲的他變的懂事了一些,看到如同海上城市的艦隊,一個個羨慕不已,纏著朱瞻基想要到船上玩。

跟隨玄真練功也有半年了,他們在玄真的調理下,一個個身體也都不錯,朱瞻基也就放了他們四處遊逛,只是讓人盯著他們不要落水。

請了諸位大臣進了自己的會議室,眾人都以大禮參拜,朱瞻基也沒有謙虛,受了他們的大禮。

這個時候,他不是太孫,而是凱旋而歸的大帥,受得起他們的大禮。

但是,當他聽到明日朱棣要親自到碼頭迎接,他再也坐不住了。“這如何使得,諸位就沒有勸過陛下嗎?”

呂震苦笑說道:“如何沒勸,要不是滿朝文武大臣反對,陛下還要親臨新江口水師來迎接你。”

朱瞻基心中激盪,面上反而更加平靜,嘆了口氣說道:“這古往今來,哪有爺爺迎接孫兒的道理!”

呂震哈哈笑道:“大軍燒燬倭國王宮,生擒倭國國王一系的訊息傳來,陛下喜不自禁。這倭國自古以來就沒有被異族侵佔,蒙元兩次征伐,都無功而返,殿下此次立下如此大功,陛下當然耐不住自己的興致了。”

遇到朱棣這個不喜歡受約束的皇帝,現在這些大臣們也都習慣了,想以禮法來約束他,幾乎是不可能的。

商討了一番明日的接待程式,朱瞻基讓人將他們安排到水寨裡休息,讓人叫過來了楊章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