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十五章 太子又死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五章 太子又死了 (2 / 5)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一直到了計算機時代,才算是又有一個顯著的提高。

是後來的科學家們變笨了嗎?

不是,只是因為沒有了競爭的壓力,生存的壓力。

現在因為東方對西方的壓制,朱瞻基絲毫不懷疑歐洲人會積極學習大明的先進技術,增強自己的力量。

朱瞻基是期盼他們這樣做的,只有這樣,才會讓大明的科學家們緊張起來。

如今的大明雖然在一些應用科技,應用工業方面發展的很迅速,但是這是建立在朱瞻基的有意拔苗助長上面的。

大明的工業和科技發展還非常不均衡,能造汽車,是因為朱瞻基要求的,能造蒸汽式拖拉機,柴油發動機,是因為大明的太多土地無人耕種。

但是有了如此的技術儲備,卻沒有人能想到去造坦克。

大明現在的火槍儲備已經從連發槍到了AK47式的半自動步槍,這是朱瞻基嚴格要求下,才發展到這一步的。

但是因為沒有朱瞻基的要求,大明軍隊對火炮的期待不高,所以,如今的大明火槍製造技術已經到了二戰後期,但是火炮製造技術,卻連一戰時期都沒有達到。

這還只是朱瞻基關注的方面,而在整個工業領域,這種發展的不均衡問題更加嚴重。

比如說,汽車的發動機氣缸合金耐高溫,這個在後世都屬於高科技的問題,因為朱瞻基懂得鋁合金的應用,在氣缸,活塞,活塞環的製造方面,已經能保證穩定。

可是在一個小小的橡膠油封方面,大明就保證不了質量。

因為一個小小的油封問題,如今大明的汽車,飛機質量就不能保證,飛機經常出問題。

幸虧現在是螺旋槳飛機時代,即便是飛機有一些問題,也能緊急降落,要不然,不知道會出多少事故。

這也不是那些技術人員不鑽研,而是因為整個工業體系的不完善,造成了許多短板的存在。

人們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知識的儲備基礎,你跟一個古人說電視機,他能明白是什麼東西嗎?

不過總體來說,因為有了這種不均衡的發展,大明的各行各業有了明確的目的,所以整個工業體系的填充,還是非常快的。

但是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如今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朱瞻基的積極推動下進行的。

大明如今的整個社會需求,還達不到後世的發展需求,文化知識儲備,人們的思想意識形態,都還需要加強。

這比什麼都重要!

不過,朱瞻基雖然知道該往這個方向發展,要讓社會的需求與人們的追求相結合,卻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提升整個國家的國民素質,他能知道的就是加強教育,加強宣傳。

提升社會的需求與國民的追求境界,他只知道應該擴大內需,引領社會趨勢。

涉及到更深層次的方案,他其實也不過是個半瓶水。

所以,他要留著歐洲的白人,讓他們變成一條鯰魚,不至於讓這個世界變成死水一潭。

這是外部環境,在內部,除了加強教育和宣傳,他開始逐漸將注意力轉移到繼承人的培養方面。

二月十五,大朝會上,朱瞻基正式頒佈了《大明軍隊換裝條例》,從三月開始,大明的所有軍隊將會換裝連發槍。

而原有的超過五百萬支燧發槍,除了一小部分發放給地方民兵和衙役之外,將會全部運送到大明本土以外,或者賣給大明的藩國,或者發放給東洲,南洲,西洲的百姓,讓他們能夠不需要軍隊的保護,繼續保持對當地土人的優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