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府剩下的其他人未嘗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但是他們無一不在現實面前低頭。
這幾天來,每天的廣播裡面都在宣揚朝廷穩定西洲的政策,對漢王府心懷不滿,有心自立給予了強烈的批判,並且對所有與漢王府親密計程車兵給予了嚴厲警告和寬容對待政策。
漢王府的人那些郡王就是心懷不滿,他們也驚訝地發現,根本沒有人願意再跟在他們身後。
就連隸屬於漢王府的奴隸和下人,這個時候也不敢再給漢王府服務。
對這樣的結果,不僅給漢王府的人潑了一盆冷水,就連其他幾家王府,也是感同身受。
如果是以前,他們可能還有可能收買民心,但是在有了廣播和無線電報之後,沒有任何老百姓會被他們收買。
而且,就在正月初三,在應天府的陛下就已經讓人發來了電報,並且在廣播裡面表示只查首惡,其餘人等除非有違法亂紀之舉,否則既往不咎。
這種輿論的宣傳控制根本就不會讓社會起太大的風浪,因為人人都知道朝廷的政策,不會被任何人矇蔽。
在朱見深他們抵達以後,實際上就只有一些收尾的工作,安撫民心這兩件事等著他們來做了。
雖然看似解雲在這場風波中並沒有發揮多少作用,但是其實,他來到西洲之後,透過各方面的運作施壓,讓所有人不敢妄動,就已經是最大的功勞。
他們來到漢州城之後,朱見深在彭時的叮囑下,並沒有過多插手漢州城的事務,他主要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安撫其他王府上。
從南洲來到西洲的七家王府代表,都得到了他的承諾,以往談定的合作,將在內務府的牽頭下繼續履行,不會損害到任何一家的合法利益。
實際上,這些王府出人,出錢,開發礦產,對朝廷有利,因為大頭都是朝廷賺走了。
而漢州府的清查和安撫,依舊由解雲負責。
有了韓琮的協助,他這幾十年一直是漢王的心腹,對漢王府的大小事務,包括暗地裡一些見不得人的事務都知之甚清。
一件件違法亂紀的事務被清查了出來,所有參與其中的漢王府中偉大小王爺,不論是郡王還是鎮國將軍,一律被責令幽禁起來。
清查工作持續了一個月,漢王府的案例都寫了幾大本,總算將他們這幾十年的是是非非都盤算了一遍。
實際上,按照大明的宗室管理,漢王府這些年雖然有許多違規的地方,但是除非造反,否則也不至於削爵,砍頭。
他們大錯也沒有多少,主要是在私軍數量,違法佔地,還有利用朝廷勞役為漢王府效力方面,侵佔了一些不屬於他們的利益。
這些事情不算什麼大事,如果不是朱瞻基要對付漢王府,甚至根本不能當做違法的證據。
但是現在朱瞻基想要對付他們,又有韓琮這個人證,小問題也就變成大問題了。
朱見注最聰明的地方是他當機立斷,見事不可為,就立即認輸。
他如此光棍地臣服,也讓朱瞻基找不到嚴懲漢王府的機會了。
二月十五,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所有的事情調查的清清楚楚,由朱見深帶著朱見注等一行,離開漢州府,前往京城面聖,等待聖裁。
三月二十,已經出行兩年多的太孫朱見深,終於又返回了應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