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 (3 / 5)

而在以莫斯科公國為中心的這些羅斯大公國內,除了貴族,就是奴隸,貴族對奴隸有著生殺大權。

而這些奴隸,他們對貴族的忠誠有限的很,更知道投靠了大明就能過上“好日子”後,一個個主動投靠了過來。

在他們的帶領下,大明人繞過了奧卡河沿岸嚴密的防線,在下游區域,二十六艘平板船停在兩處河面上,組成了兩個浮橋,越過了奧卡河。

梁贊這個城市,建在奧卡河畔的平原地帶,為了防禦,他們的城市四周都是茂密的森林,中間才是良田。

火炮對城市的威力巨大,但是在森林裡面,可以發揮的作用卻小了許多。

有了這些農奴的帶路,只是三天的時間,這座城市就已經易主。

梁贊和弗拉基米爾兩個大公國的失敗,也就意味著前方的莫斯科已經變成了一座孤城。

六月十六,北路軍的郭昂肅清了科洛姆納的頑固敵人,將這個城市炸成廢墟。

六月十八,他與唐賽兒與莫斯科河與亞烏扎河的三角地帶匯合,這也代表著,他們已經肅清了莫斯科東南兩方的大部分抵抗勢力。

從十二世紀建城,莫斯科一直都是整個羅斯城邦的中心。這座堅城也是整個羅斯人的心中聖地,他們雖然在兩百年前屈服於金帳汗國,但是如今,就連金帳汗國大權,都已經被白帳各族統治。

蒙元人的勢力衰退,讓突厥人和羅斯人佔據了主導位置。

但是白帳之間並不是毫無矛盾,實際上,在大明攻打過來之前,信奉綠教的突厥人和信奉東正教的羅斯人,才是最大的敵人。

但是如今,南部的韃靼人,突厥人被鄭英打的潰不成軍,而北部的羅斯人,現如今也只剩下了四個城邦國。

在克里姆林宮,被稱為一代大帝的伊凡三世,如今還只是一個二十五歲的年輕人,面對勢不可擋的大明軍隊,大部分羅斯貴族已經開始向西遷移。

伊凡三世也已經準備好了退路,但是,有莫斯科這座堅城,他依舊還要抵抗一番,要不然,他將會失去所有人的支援。

如今的他非常後悔,不該為了下諾夫哥羅德那邊的農場就跟大明人作對。

可是想要逃跑的他不會知道,整個羅斯城邦,就是在他的統治期間統一起來,形成了羅斯民族。

他在位期間,將雅羅斯拉夫爾和羅斯托夫公國、維亞特卡、大彼爾姆、特維爾、諾夫哥羅德等公國最終合併為統一國家。

伊凡三世後來停止對金帳汗國的納貢,他拉攏和收買了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諾蓋汗國、昔班尼國、克里米亞汗國,從而結束了兩個半世紀的金帳汗國統治,並在十六世紀初滅掉了金帳汗國。

因此他在歷史上是第一位被冠以全俄君主稱號的大公,甚至被譽為伊凡大帝。

可是如今,他還是一個年輕人,雖然有著諸多的雄心壯志,但是面對大明這個不能戰勝的敵人,他也畏懼了。

大明的武器先進,可是莫斯科人多勢眾。依託莫斯科的石頭城牆,莫斯科人還能頑強地抵抗。

限制大明進攻的不是別的,而是昂貴的炮彈,每一發炮彈都要從大明運輸過來,運送旅程超過一萬公里。

可以這樣說,雖然有了火車,但是也只通到烏拉爾山脈的唐林城,其後要透過伏爾加河,奧卡河運輸。

而運送一發炮彈到莫斯科,成本幾乎是三發炮彈的造價。

從六月到九月,在炮彈不足的情況下,戰爭僵持了下來。

不過這段時間,唐賽兒率領一支三萬人的大軍,進攻屬於漢薩同盟的諾夫哥羅德。

這個時候,漢薩同盟派出了一位議員來跟大軍進行談判。他們拿出了一份漢薩同盟與蒙特簽訂的協議,向唐賽兒祈求在保留財富的條件下投降。

與此同時,楊致和的代表也從波羅的海登陸,他們不僅帶來了大批補給,也就漢薩同盟與大明的關係,進行了秘密磋商。

唐賽兒在會見了漢薩同盟的代表後同意了他們的投降條件,自此,諾夫哥羅德,普斯科夫兩個公國向大明臣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