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誠是很厲害,但是讓別人見了就怕,見了就忌憚,這就不好了。
所以,陳誠是個通政使的合格人選,而不會是一個外交部尚書的合格人選。
他這樣的人,就適合搞情報。
鄭和調到外交部,海軍這邊是朱瞻基最重視的權力部門,他自己總管,也需要一個得力人選幫他處理公務,他看看中了黃淵。
黃淵的統籌管理能力,已經得到了驗證,海軍的日常事務,在他面前,根本不算什麼。
但是在陳瑄還在擔任銀行總督的時候,他絕對不會在他們結親之後,還把這個擔子交給黃淵了。
第二日,早飯前,黃淵的帖子就遞了上來。
朱瞻基吃著粥,聽著李亮彙報一個個求見的人名帖,還將他們有什麼事做了簡單概括。
而在朱瞻基接見他們之前,根據他們拜見的理由,通政司和錦衣衛,包括諮情司,還要將這些事全部查一遍,絕不會出現來人說了什麼事情,朱瞻基卻一概不知的情況。
由於東洲一下子來了上萬人,李亮這些時間也一直忙碌不堪,憔悴了許多。
東洲那些土著代表,因為人數太多,現在被安排在了城裡的國子監,城外的理工學院住宿。
理工學院的設計是按照三萬人設計,目前已經建成的宿舍區,就有三十棟。
這宿舍樓跟後世八十年代的宿舍樓差不多,中間是一個寬樓梯,兩邊各有五間宿舍,一間可以洗澡的廁所。
每間宿舍有六張高低床,可以住十二人,一共五層高,一棟樓就能住五六百人。
雖然是如此簡陋的條件,但是對大部分土著來說,這有著玻璃窗戶,乾淨整潔的宿舍,已經遠超他們的想象了。
他們每日的日程都排的滿滿的,在學校裡學習參見皇帝的禮儀一日,在鴻臚寺,內監,禮部的人員帶領下,到應天府參觀一日。
他們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土豪,什麼都沒有,就是有黃金,有錢的只要出門,都會購買大批對他們來說,稀奇古怪的東西。
一些部落沒有黃金的,他們也都攜帶了各種特產。對他們來說尋常的東西,大明也有不少人喜歡,內監統一買下來,然後再高價售賣出去。
等他們都培訓好了,朱瞻基才會分批次地接見他們。
黃淵在帖子裡自訴,認為黃家既然已經與陳家定親,自然沒有反悔的道理。
聽到他這樣說,朱瞻基就開始考慮海軍總督的新人選了。
至於黃淵,先老老實實地為南洲移民服務,為海軍服務,等到陳瑄以後下臺了,才有真正掌權的機會。
可是新人選讓朱瞻基有些犯愁了,既要熟悉海軍情況,管好各種瑣碎事務,還不能走歷史倒車。
他倒是有幾個人選,保定候孟瑛,瀛洲侯朱真,還有一個就是這次前往東洲立下大功的候顯。
有鄭和在前,這次候顯怕不是也要封一個虛名公爵了。說起來,他的功勞比鄭和還要大,將近兩百萬兩黃金,四百多萬兩白銀,不要說一個虛名公爵,就是一個世襲罔替的公爵,也值得了。
而且他跟鄭和還不一樣,鄭和還有親侄兒,能繼承家產,他卻已經沒有近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