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的祖國閱兵方陣,在全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
現在這種方陣提前六百年來到大明,對所有人的震撼都是難以言喻的。
雖然現在服裝款式遠比不上後世的整齊,但是已經足夠了。他們每人穿的新馬靴,在跑道上發出整齊的聲音,這腳步聲,似乎直接踩在每個人的心上。
閱兵,永遠都是最能激發集體榮譽感和歸屬心的途徑。
相比之下,朱瞻基讓幼軍出列的時候,排出了劈槍的動作,遠沒有那麼震撼。
不過在所有方陣裡面,表現最好的不是幼軍,而是羽林衛學的學員兵們。
他們從入學開始就開始列方陣,走正步,到了這種時候,他們的表現自然最佳。
朱棣一直站在視窗,目不轉睛地盯著場內,看著一塊塊方陣走過去。
一直在運用自己情緒,引領著場內的氣氛的李亮,突然之間猶豫了一下。
他回頭看了看臉色平靜的朱瞻基,又看了看手中的稿子,硬著頭皮喊道:“最後一支方陣,是我大明最年輕的一支軍隊,她們的手中沒有火槍,沒有大刀長矛。但是,她們的手中,卻有著止血的紗布,有著救命的良藥。她們就是在太孫殿下的指導下,從宮中挑選出來的宮女醫護兵。”
此言一出,全場譁然,就連朱棣也是渾身一震,忍不住轉頭看了看依舊平靜的朱瞻基。
“胡鬧,女人如何能上戰場!”
在後世,女人不僅能上戰場,還不僅僅限於當醫護兵,在通訊,後勤等各個領域,都有女人的身影。
但是在這個時代,讓女人上戰場,的確有點石破天驚,毀人三觀的感覺。
朱瞻基笑道:“孫兒也只是試試看,宮中不少宮女如今無家可歸,他們在宮中服侍二十年,總不能臨老落個無依無靠。如今皇家醫院就用了大批的宮女,他們比那些男人更細心,也更有耐心,如今那些醫院的病人,都還指定女護工照顧。”
“但是戰場……”
“皇爺爺,又不會指望她們打仗,只是在後方救治傷員。何況,她們都是孫兒挑出來的三十歲以上的宮女,不會引發將士覬覦。真要讓她們在軍中找到將士成家,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朱瞻基沒有從設立女護士的必要性來談,只是口口聲聲說給宮女找一個歸宿,這讓朱棣也有些無話可說。
如今皇宮內不僅太監多,宮女也多,許多宮女十三四歲就進了皇宮,二十年之後,家中父母早已過世,孤苦無依。
老太監們還能打發到中都守城,守墓,這些宮女真是不好安排。
內庫那邊,紡織廠需要大量女工,不過那些宮女都是從小就經過培訓的。這些在宮內伺候的宮女幾十歲了,學起來又慢,那些太監們都不願意要這樣的女工。
不過,這兩年來,朱瞻基放出去了兩批宮女,都安排在皇家醫院當護工。
一開始,她們自然是不受待見,許多病人堅持不要女護工照顧。
但是,時間長了,接受的人也就越來越多。女人相比男人更加細心,而且在如今這個男尊女卑的社會,女人的謙卑和服從也更加遠超後世。
宮女本來就是照顧人的,他們的服侍也更加周到。用她們當護工,病人更加滿意。
現在除了一些老古董不要女人照顧,大部分病人現在更喜歡用這些宮女,享受皇家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