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一三一章 勝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三一章 勝利 (3 / 6)

面對張信的主動請戰,他卻也沒有拒絕,只是應道:“朕欲九月班師回朝,如今還有百日,這百日也是你等最後的機會。不管戰果如何,九月之前,爾等要回到撒馬爾罕。”

只有百日的時間,對張信等人來說並不充裕,因為兀魯伯他們如今逃向了裡海東部,三月不一定能追上對方。

不過如今大明軍隊大都是騎兵,只要戰術得當,想要有些收穫也不難。

張信等人也很快確定了自己的追擊方向,他們將向西南方追擊,目標是帖木兒國的希爾卡尼亞地區。

那裡位於裡海之南,有大片的農田,還曾經是波斯的首都。在那裡,有著帖木兒國悠久的文化,還是兀魯伯作為大後方的堡壘。

而且,向南方追擊,可以在耽擱一些時日,只要在十月,十一月,能跟回程的朱棣匯合就可以了。

有了率領一萬騎兵,騷擾了帖木兒國大半年的經驗,朱棣這次對張信也格外放心,給他麾下撥了三萬騎兵,還有三萬印度輔軍。

至於糧草,張信大軍卻沒有攜帶多少,他們這一路,打的就是以戰養戰的目的。

張信他們離開之後,朱棣才又把精力轉回到民政方面。

大亂之後是大治,當初用鄭亨擔任北路軍總兵,看中的就是鄭亨善於籠絡他人的長處。

在接到朱瞻基傳來的訊息之後,朱棣也認為在撒馬爾罕建立一個撒馬爾罕總督府,有利於大明在西域的統治。

而且,這裡與奴兒干都司不同,那裡只有一些小型部落,一面臨海,沒有外敵。所以,在哪裡設定一個都司就足夠了。

而西域這裡部落眾多,民族眾多,國家眾多,信仰眾多。在這裡設定一個都司,根本不能展現大明的強勢地位。

設定一個總督府,轄十萬騎兵,才能有效威懾各國,維持大明的統治。

所以朱棣其實一直在這裡躲清閒,而將所有的事務都交給了鄭亨,自己冷眼旁觀。

他也有心考驗鄭亨一番,看他能不能當好這個總督。

鄭亨早在去年十月就來西域,一直與各部保持著緊密聯絡。他如今被朱棣委以重任,卻也並不心慌。

在長史周旭的協助下,他一邊積極安撫各部,與各部簽訂了大量的貿易協議,一邊派出了一支萬人騎兵,北上協助唐林城打擊白帳汗國各部。

這種一手拿刀,一手拿糖的方式,對付這些散漫慣了的半遊牧民族,是最好的方式。

韃靼和瓦剌就是在這種方式下被征服,西域各部也堅持不了太久。

更主要的是,鄭亨承諾了在西域向各部落公開水力紡織技術,讓西域的棉花不至於像過去一樣必須要運到大明才能賣的出去,費時費力。

他們能在當地直接織布,然後這些布料可以運到大明,更可以直接賣到西方去。

布料在大明廉價,在西方卻昂貴無比,要知道這個時候的西方,大部分人除了絲綢,就只能穿麻衣,棉布的價格高的驚人。

鄭亨此舉,等於是給了西域各部一條大財路。

當然,這一切都是在朱瞻基的允許下,他才敢答應的。

對朱瞻基來說,棉布的利潤並不是大明重視的,大明真正重視的,是如何維持在這裡的長久統治。

棉布只是第一步,今後,還會有許多大明可以外傳的技術,透過西域,傳到世界各地,讓西域各部,脫離不了大明的控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