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火槍的威力超出了所有人的期望,當他們聽說朱瞻基現在研發出來了射程超過八百米,有效殺傷射程超過四百米,甚至一里路的超級火槍,所有人都振奮不已。
射程超過一百米的火槍,已經近乎無敵了,那麼遠射程的火槍,大明就絕對無敵。
就像現在,因為敵人的城牆結實,隱藏在城牆背後的投石機,就成為敵人防禦的利器。
可是如果有了這種單發子彈,射出精準,中者斃命,那敵人就根本不敢上城牆了。
沒有了瞭望手,敵人的投石機也就失去了作用。
如果這次有一千支這樣的火槍,他們根本不會在這裡跟敵人糾纏大半個月。
張昶身為京衛提督,總管中軍的協調。這些時日,他一直在督戰,忍不住問道:“保定候,既然有如此利器,這次可曾帶來一批?”
孟瑛看了看朱棣,默默地搖了搖頭。
朱棣看了朱瞻基的信,當然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因為戰爭膠著,他現在覺得朱瞻基小心的過分了。
但是轉過頭來想想,並非沒有必要。隔著幾百米都能直接奪人性命,要是這種槍普及軍中,以後的安保的確難以防範。
不過,朱棣並不認為這是大問題。明朝的皇帝不是清朝,清朝他們身為異族,竊取了漢人江山,所以他們一直膽戰心驚。
不僅平日裡深居簡出,出門的安全防範甚嚴,就連火槍,最後也在朝廷禁止之列。
明朝的皇帝都自認是天命所歸之人,對大都是漢人的軍隊並無擔憂。
朱棣雖然有些顧慮,也怕這種長槍會傷及己命,但是認為只要加強防範,不必因噎廢食。
朱瞻基小心行事,先問他的態度,讓他還是很受用的。
聽到張昶的問話,他笑著說道:“新槍哪是那麼容易造出來的,這次能夠有新式炸藥,這赫拉特城,就不再是麻煩!”
連續打死了十幾只羊,朱棣算是瞭解了這把槍的威力。陶侃每次都將彈殼撿起來,其他人根本不瞭解這把槍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這也讓其他將領對這種新式火槍好奇無比,不過這個時候,朱棣將牛皮腰帶系在腰間,將手槍掛在上面。以後除了洗澡,他恐怕不會讓任何人有機會摸到這把槍。
當天晚上,朱棣看完了從大明傳過來的各種情報,那些蕭規曹隨的事務,他並沒有太大的興趣,而且朱瞻基乾的也很不錯。
反而是那些在朱瞻基手裡才發揮了巨大作用的新事物,更讓他感興趣,很多時候都會仔細考慮一番,考慮其背後的意義。
朱瞻基的許多動作,在一開始看起來都有些出人意料,離經叛道,但是事後證明,很多行為都是符合大明利益,深謀遠慮。
就以在西域大量推動棉花種植為例,一開始的時候,許多大臣還是反對的。
但是現在依靠棉花種植,將西北各國,各族都拉上了大明的陣營。
耗費了二十多萬兩白銀,修建了一個競技場。可是竟然只靠一場賽事,就已經回本,整個蹴鞠大賽下來,內監盈利過百萬兩。
更重要的是,有了競技場這個平臺,皇室和百姓有了一個直接接觸的平臺。對如今的大明百姓而言,能耗費幾枚銀幣就能見到皇室成員,皇家不再是一個虛幻的符號,這些都有助於朱家的統治。
還有那一開始沒有被任何人看在眼裡的下馬橋研究院,不要說其他人了,就是朱棣一開始也認為這是朱瞻基瞎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