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大朝會的最後,朱瞻基接見的是孔家一行。
因為《國家與民族》的編撰,朱瞻基這次對孔家的人和藹了許多,不僅和聲和氣地接見了他們,還給孔彥縉恢復了衍聖公的爵位。
孔家能按照朱瞻基的意思,從儒家經典,周易裡面用古文典意衍伸出國家與民族的理論,主要原因就是為了恢復爵位。
朱瞻基現在還用的上孔家,自然不介意給他們一點甜頭。
他們畢竟是聖人之後,從他們口中說出的話,具有權威性。這一點,就是大明第一才子解縉都比不上的。
他們編出來的《國家與民族》一書,這次一經刊印,就會成為整個大明的理論思想指導,這份功勞,比打了一個大勝仗,征服一個國家都要大。
今後,不管是誰,如果是本民族內部的紛爭也就算了,要是再有異族入侵,恐怕沒有人敢在投靠敵人。
這個時代的人,比後世更加單純,也比後世更加純粹。
在沒有民族大義的時候,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為了家族投靠異族,但是有了理論思想的指導,人們就會被這種道德禮儀限制住。
只要沒有漢奸,中華民族,永遠不會被一個異族征服。
而這次善待孔家,也讓朱瞻基在士林中的名聲好了許多。
今年五月,朱瞻基直接瓦解孔家,雖然沒有什麼反彈,但是這對他的名聲影響並不好。
孔夫子在這個時代的聲望,可要比後世高的多,幾乎所有讀書人,都自認是孔氏門徒。
雖然孔夫子是孔夫子,孔家是孔家,但是在許多人的眼裡,善待孔家也就是尊重讀書人。
初一的大朝會結束,這才代表一年的新春開始,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進入了走親訪友的程式。
宮中今年也開放了門禁,不僅是朱瞻基的這些后妃,就連朱棣和朱高熾的妃子們,早先也都接到了通知,可以在初一到十五之間,接見自己的親眷。
這件事對朱瞻基來說,影響不大,因為他的妃子們年紀都小。有了孩子的,牽掛都在孩子身上,沒有孩子的,都在考慮站穩腳跟。
而像朱棣的那些妃子,許多都入宮二十年了,難得被允許接見親人,如今都對朱瞻基感激不盡。
正月初六的大朝會,代表一年的開始。
這一天,朱瞻基頒佈了兩個法令,正式立法。宣佈了大明從今之後廢除裹腳,不管是任何形式的裹腳,都是違法。
而第二個法令,則是廢除了殉葬制度。今後不管是皇族,文武百官,還是平民百姓,今後都不允許逼人殉葬。
第一條法令因為朱瞻基之前在蹴鞠大賽開幕式上,就曾經提出過,所以大部分百姓都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但是第二條法令朱瞻基此前從來沒有聲張過,這條法令一出,宮中諸妃對朱瞻基的印象更加好了。
宮中的這些妃子,大部分都一無所出。她們不得朱棣,朱高熾的寵愛,對他們也沒有多深的感情。
即便是這樣,如果朱棣,朱高熾去世,她們也要殉葬。
沒有人不想活著,大部分女人都不想殉葬,如今朱瞻基廢除了殉葬制度,她們如何不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