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九十五章 八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五章 八股 (4 / 5)

明初時期,考場的管理還比較嚴格,考場嚴禁明火。像後世那種考試直接背一個油爐進來做火鍋吃的富家子弟,這個時候還沒有。

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基本都是準備三天的燒餅,江南有些人吃不慣燒餅,也會準備一些炒飯,然後從考場取了熱水泡著吃。

燒餅與燒餅也不同,像王乾帶的燒餅,都是麥粉裡面摻了雜糧,味道雖然不咋地,但是能更耐餓。

而於謙帶的燒餅,不僅有各種肉餡,還全部都是白麵烙制。

他帶的菜也非常豐盛,全都是加多了鹽的肉菜,他取出了一份,跟王乾換了一份鹹菜,並且將自己的肉餅也跟王乾換了幾個。

“這種肉餅不耐餓,把你這加了高粱的烙餅也跟我換幾個。”

王乾楞了一下,笑著說道:“正有此意,也讓我能打打牙祭……”

面對于謙,他笑的非常燦爛。但是等兩人分開,王乾重新收拾了自己的行囊去尋找自己的號房的時候,眼睛忍不住有些溼潤了。

他在心裡暗暗發誓。“於廷益,待有朝一日,我定湧泉相報!”

等所有人被檢查完畢進來,主考官宣佈封場,已經是日落西山了。

第一日並沒有安排考試,只是在所有人都進來之後,由主考官宣讀太孫聖諭,然後講解考場紀律。

到了天色漸晚,所有人就開始給自己準備第一頓飯,吃飽之後,只有少數學子竄門,跟同窗低聲交流,大部分人都在自己的號房裡安靜地休息,養精蓄銳。

待到第二日八月初九天亮,第一場考試也就正式開始。

各省考題由外簾官出題,內簾官評卷,雙方在結果出來之前,不能出門,不能相見。

雖然各省考題不一樣,但是基本上內容是一樣的。

第一場考試以《論語》一文、《中庸》一文或《大學》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韻詩一首,經義四首,初場的三道四書題每道都要寫兩百字以上,四道經義題則需要寫三百字以上。

這一場的考試屬於八股文,也是三場考試中最重要的一場,因為若是第一場沒有考好,後面考的再好,也很難得到審題的內簾官的青睞。

十二日為第二場,試以五經一道,並試詔、判、表、誥一道,議論文要求三百字以上,以後又有變通。

十五日為第三場,試以五道時務策即結合經學理論對當時的時事政務發表議論或者見解。

于謙也知道第一場的重要性,他先認真地審題一遍,卻沒有匆忙下筆,而是在心裡揣摩了半天,才在考卷的標準位置上,填寫了自己的名字和籍貫。

三天的考試雖然看起來時間不短,但是大部分人都不夠用。

八股文的文體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

後四個部分每部分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起來共八股。

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氣說話,四副對子平仄對仗,不能用風花雪月的典故褻瀆聖人,每篇文章包括從起股到束股四個部分。

而且八股文對內容有諸多限制,觀點必須與“朱聖人”朱熹相同,極大地制約了豐富內容的出現。若有與之不同的觀點則無法透過考試。

文章的每個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裡面,連字數都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的部分要求嚴格對仗,類似於駢文,書寫難度甚高。

回答問題容易,但是如果將問題回答的符合要求,那就難了。

這就好比給你一個幾個題目,要你做出幾首幾百字的詩。想要把幾百字的詩的寫的出彩,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此外,在答案裡面還要避諱一些字,比如皇上的名諱,要寫到那些字的時候,必須用代用字。

各種框架已經所有人的想象力全部抹殺掉了,所以後世的顧炎武才會說“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於咸陽之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