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 (1 / 3)

雖然朱瞻基想要讓大明境內嚴禁栽種棉花,但是這件事並不是今年就可以實施的,因為現在已經八月,今年的棉花已經種了下去。

而且,在西北地區還沒有大規模的種植棉花,成為大明的替代地之前,大明也不能就直接終止棉花的種植。

陳誠雖然出使歸來,卻沒有直接回吏部驗封司覆命。使團在接受了吏部的考核,對這次出使進行了工作評估之後,朱棣按照慣例,對使團人員進行了封賞。

陳誠此時獲得的獎賞與其他人並無特別,甚至因為他寫出了兩本介紹西域的書,封賞相對還有些輕了。

但是隨後,陳誠就被朱棣的一紙詔書,從一個從五品的員外郎,調到了工部都水清吏司任郎中。

從六部之首的吏部,調到了六部之尾的工部,雖然晉升了一級,但是也不能說這就是晉升。畢竟,吏部清貴,掌管百官升遷,而工部卻是要埋著頭幹活的。

但是陳誠這個郎中,只是到工部點了一個卯,就被工部安排到朱瞻基的下馬橋農莊,都管農莊一應事物。

除了幼軍營之外,下馬橋農莊的一應大權,俱掌於他一人之手。

都水清吏司,是工部掌估銷工程費用,主管制造詔冊、官書等事的部門。陳誠的這個調動讓一般人都有些摸不著頭腦,但是在六部上層,卻引起一陣豔羨之聲。

誰都知道,如今太孫的下馬橋農莊乃是工部除了夾江工業區之外,最有潛力的發展部門。

雖然大部分人還搞不清太孫一下子就成立了十家研究院,到底研究什麼東西。但是光憑成為了太孫最親近的近臣,就足以讓所有人羨慕的了。

如今的朝廷內,就連太子也沒有太孫這麼大的影響力。除了掌管海軍,統管天下水師,這日進斗金的夾江工業區,包括下馬橋研究院,都是太孫搞起來的。

何況如今的太孫還相當於接手了寧波市舶司,掌管大明與朝鮮和東瀛的貿易,手裡有錢,有權,有人,有勢。

要不是太孫一直遊離於朝廷的管理系統之外,現在不知道有多少大臣想要抱住太孫這條粗大腿。

許多人都不理解,朱棣為什麼寧願給自己的孫子這麼大的權力,卻吝嗇於給自己的兒子一部分權力。

但是隻要想想,不管是夾江工業區,還是下馬橋研究院,包括年入百萬兩的寧波市舶司都是在太孫手底下發展起來的,眾人也能有些理解了。

前幾年,眾大臣發放俸祿,還需要派著家丁,趕著大車去領俸祿,大部分俸祿都是布匹和糧食,還要操心變賣。

但是從今年以來,除了皇上的賞賜,官員的俸祿已經開始用現銀和銅錢支付,節省了官員大部分精力。

光憑這一點,就能知道,朱瞻基的貢獻有多大了。

當然,也不是沒有官員屢屢上奏,認為內監勢力太大,獲利過甚,這是與民爭利,不利發展。

如今皇上的內庫財貨豐盈,國庫卻不見起色,實乃本末倒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