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馬迪年幼體弱,力量不足。而且這個小傢伙可是難得的人才,所以朱瞻基才捨不得讓他上天,要是出點差錯,這損失可就大了。
雖然沒有任何證據,但是隻要看這件事誰是利益獲得者,就知道幕後之人是誰了。
朱棣也無心追究朱高煦的罪,畢竟他對這個兒子也是心有愧意的。靖難之時,這個兒子出生入死,屢立戰功,但是現在卻只能發配到青州。
他沒有追究朱高煦責任的心,但是這個傳言想要平息,讓人不再議論也是一件難事。
聽了金闊的建議後,他也不得不認為這是一個好方法。
隨即便下令:“著司天監挑一吉日,在應天府送人上天。”
此時正是黃梅季節,應天府多雨,所以也給了馬迪足夠的時間來教人技巧,進行訓練。
而錦衣衛在京城各處張貼皇榜,昭示將於端午節前後,將會再送一幼軍軍士上天,也讓許多人都傻眼了。
原來普通人也能上天啊!
這樣一來,所謂朱瞻基是真正天子的傳言,不攻自破。
朱瞻基在興慶宮憋了半個月,總算是把孝經給抄完了。
他雖然被禁足,但是許多工作也不能不做。夾江工業區建設,工作指導,下馬橋農莊的研究院組建,海軍的全國性排查,重組,組建工作組分赴各地水師監督,領導改組計劃,這都需要他來操心。
所以足足抄了半個月的孝經,才把這九萬多字給抄完。
而這個時候,為他挑選出來的五十個妃子,已經全部挑選了出來。
而剩下的兩百五十人,也沒有直接全部放出宮。徵求了她們的意見後,想要回家的就發放路費送回家。願意留在宮中的就會安排在宮中當中層宮女,作為朱瞻基選妃的備胎。
往常的時候,這些秀女們幾乎都會選擇回家。在皇宮經歷這麼一遭,哪怕是沒有選上的,但是能進入最後環節,說明沒選上不是因為姿色,只是因為運氣。
回家了之後,她們這些人也是身價百倍,百方求娶。
但是太孫搞了這麼一遭,這一次竟然還有小半秀女不願回家,哪怕是當個備胎,也想留在宮中。
到最後,除了這五十名秀女,宮中又留下了三十多人,大部分也被安排到了興慶宮服侍。
她們不會從小宮女做起,而是直接作為管理人員,不用侍候其他人,各有職司,屬於管事的宮女。
比如興慶宮,光是宮女,就有六十三個有職司的。衣食住行禮,這些分別都是有人專門負責。
而選出來的這五十個秀女,還需要經歷選三這一關,也就是由昭懿貴妃,太子妃選出三個人來,一位太孫妃,剩下兩個則為良娣。
按照朱元璋欽定的大明律,朱瞻基這個太孫最多可以有五十九個有品秩的老婆。
太孫妃一人,良娣二人,良媛六人,承徽十人,昭訓十六人,奉儀二十四人。
太子和太孫一般,最多隻能有這麼多有品秩的老婆。名額滿了以後,至於想要再多的女人,要麼把現有的人清除一個,要麼就只能沒名沒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