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的要求不高,製作這點墨塊對工部來說簡直是舉手之勞。當天就安排了幾個人加班了一夜,用石墨粉,加上香料,少許的松香製作了墨料。
然後將這些墨料放進了用木製的圓形凹槽裡,再放進熱砂裡面散發水分。
第二天的中午,製作出來的第一批五十根石墨條就送進了宮中。這個時候,朱瞻基的第一遍的孝經,都還沒有寫到三分之一。
他用一張硬紙將石墨條捲了起來,只露出一小節,然後在紙上試著寫了幾個字,效果還不錯。
他抽出一根石墨條交給了身邊的小太監說道:“讓工部研製更細的石墨條,大約兩毫的直徑最佳。然後這跟石墨條你去交給在夾江的馬致才馬所副,讓他研究用機床鑽出相應的木條。然後將木條切開,將石墨條包住,再粘合起來。”
鉛筆從正式發明出來的那天開始,一直到21世紀,幾乎都沒有變化過。
而現在有了機床,大批次生產鉛筆應該不是一件難事。有了鉛筆,小孩子上學,學寫字就會降低學習成本,這也算是利國利民的大事了。
朱棣當然也很快得到了這個訊息,還試著用紙捲起來的鉛筆寫了幾個字。“此筆雖然寫不出字的風骨,倒是簡單好用。這小猴子,腦袋倒是好用的很,就是喜歡搞一些歪門邪道。”
史記官卻是如獲至寶,他跪下稟道:“陛下,臣請將此筆賜予微臣,此筆只需經過改進,就能便於記載,更容易攜帶,可隨時隨刻拿出就記。”
朱棣楞了一下點頭說道:“朕倒是沒有想到這裡來。方便。僅此一個理由,這石墨筆就可推行全天下啊。”
而就在朱瞻基在興慶宮奮筆疾書的時候,他上天的新聞也在應天府傳播了開來。
洪武年間的萬戶這個時候也被提了起來,當時他是用火箭帶著自己上天,結果卻被摔死。
太孫不僅上天了,還能平安地下來,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當日朱瞻基上天看到人可不是一個兩個,應天府東側最少有十萬人看到了他在天上的身影。
關於他的傳聞也就越來越多,而且傳的也越來越邪乎。甚至有一些惡意的傳言說朱瞻基才是真正天子,朱棣應該主動讓位這樣的說法。
錦衣衛就是打探小道訊息的專家,幾天下來,在京城就抓獲了不少居心叵測之人,而這些人竟然全部都是有心人花錢僱傭的。
朱棣為之大怒,著令嚴查此事,但是因此卻弄的人心惶惶,這樣的傳言似乎被證實一般。
朱瞻基得到這個訊息之後,只是腦袋一轉,就笑了起來。
這件事離不開自己那個二叔的手筆,不過想要依靠這件事就想破壞自己跟朱棣的感情,那也是妄想。
“金闊。”
“老奴在。”
“去告訴皇爺爺,就說讓馬迪訓練一幼軍健壯軍士,於風和日麗之時,在應天府再飛一次,此傳言自散。”
現在只有朱瞻基一個人上天,就把他傳成天子,那換一個普通的孤兒呢?
眾人見到普通人都能上天,這傳言自然是散了。而且這還能激發人們的上天熱情,一舉兩得。
這件事原本是馬迪最合適,因為朱瞻基讓他做這個滑翔翼的時候,每一個部位的功能都要讓這個設計師明白道理,所以馬迪對控制這個滑翔翼最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