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尚宮得知朱瞻基的遭遇,也忍不住笑著安慰他。“差不離也就十天的時間了,殿下難到還等不及,沒由得讓人笑話。”
朱瞻基不由得斜瞥著她說:“除了你,怕是沒人敢當面笑話我了。”
薛尚宮立即收斂了笑容,正經了起來。“是奴婢失禮了,給殿下陪個不是。”
朱瞻基無趣地揮了揮手,轉身離去。
這可能是他來到大明第一個拒絕他的女人了,雖然他自以為是為了對方好,但是她既然選擇了只是協助他,而不是服侍他,那他也尊重她的選擇。
畢竟是從小帶大自己的女人,又一直盡心,就是泥人也有了幾分憐憫。
回到辦公的偏殿,看著案牘上厚厚的一摞公文資料,朱瞻基也沒有心思看。
身為一個人上人,許多事情都能由別人代做,甚至沒有安排下去,有些事已經就做好了。
但是為了瞭解全域性的情況,閱讀公文這一點是什麼人也不能代替的。
這個時候,劉萬帶進來一個叫夏東寶的小太監。這是一個沒有品級的小太監,被朱瞻基安排在了馬迪身邊幫忙。
他身份低下,不能進殿,在門外叩拜道:“殿下,馬教授著奴婢回稟殿下,滑翔翼已經做好了。”
馬教授就是馬迪,這個教授可不是國子監的教授,而是明朝王府最低階的官職,屬於從九品。馬迪雖然才十六歲,但是安排這樣一個職位給他,不過是一句話的事兒。
聽到彙報,朱瞻基立即興奮地站了起來。
他望了望外面的天,現在是四月中旬,百花齊放。今天天氣不錯,春風陣陣,天空萬里無雲。
“備駕,前往農莊。”
現在說農莊已經不合適了,因為整個農莊的範圍除了預留下來的道路和準備修建公園的空地,幾乎再也沒有了一片空地。
十個研究院每一個都呈大四合院的風格,分佈在農莊的平地上。唯一跟四合院不同的是,這裡的房子幾乎都不是住宅式的,更像是一個個的大倉庫。
這可以說是朱瞻基最重視的地方,比夾江那裡的工業區更受他重視。
只是現在,大部分人還不知道這一點,只認為這是朱瞻基的一點小愛好。他自己花錢,沒用國庫,內庫一兩銀子,不要說只是修建十個格物研究院,就是建十個計院,也沒人會出頭來指責他這個太孫。
雖然房子已經建好了,但是還有數千工人在這裡忙著平整道路,裝修房屋,種樹栽花。
這裡的主路現在也都被朱瞻基安排用水泥築路,中間路寬六米,花壇兩米,外側人行道兩米,加上預留的路基,主路總寬十六米。
輔路的寬度就直接變窄了一半,也沒有花壇,只有路兩邊各種一排樹。
幼軍的位置依舊在最北方緊鄰著鐘山山腳下,旁邊不遠就是孝陵衛的駐地。
相比以前,這裡的規模擴大了兩倍有餘,房子也多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