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九十章 工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章 工部 (2 / 3)

今年年底,他從銀樓這裡又獲得了大約十萬兩銀子的分紅,加上他此前留下來的不到二十萬兩銀子,準備直接拿出五萬兩進行基礎建設,其他的二十多萬兩銀子,都將用以基礎科學的推動。

雖然開銷不小,但是他相信,只要這些研究院有了研究成果,再強制推廣,絕對能賺回更多的財富。

關鍵還是一個問題,那就是建立一個成熟的,受監管的經濟環境。

“殿下,宋尚書和吳尚書到了……”

朱瞻基帶著馬致德正在農莊南側秦淮河的一條小支流邊檢視建房的地址,既然要把人家的女兒收入房中,所以朱瞻基也特意表現了一把,擺出了一副謙恭的模樣。

聽到護衛的稟報,朱瞻基楞了一下。“兩位尚書大人都來了?”

“是,兩位尚書大人聯袂而來。”

只為了看一看建房的基地,朱瞻基這個太孫就陪著一起,早就讓馬致才兄弟倆受寵若驚了。聞言立即說道:“殿下且去款待兩位大人,無需在我們這裡耽擱時間。”

朱瞻基看了看馬致才笑道:“馬所副也算是工部的一員,且陪我一起去迎接兩位尚書吧!”

馬致才驚訝地看著朱瞻基,激動地快要站不住了,不過嘴上還在謙虛。“殿下,微臣位卑低下,合適嗎?”

馬致才以前不過是從九品,現在也不過是正七品的技術官,距離兩位正二品的尚書,依舊差了太大的等級。

如果不是朱瞻基提攜,這種場合,他根本沒有上前說話的資格。

“無妨,且跟我來吧。”

如今的工部有兩位尚書,並且不分大小,這在明朝初期很罕見。這也是因為兩位尚書都勞苦功高,屬於大明少有的技術型官員,就連朱棣也不忍冷遇任何一人。

宋尚書姓宋名禮,字大本。河南永寧人。洪武中,以國子生擢山西按察司僉事,左遷戶部主事。建文初,薦授陝西按察僉事,復坐事左遷刑部員外郎。成祖即位,命署禮部事,以敏練擢禮部侍郎。永樂二年拜工部尚書。嘗請給山東屯田牛種,又請犯罪無力準工者徙北京為民,並報可。七年丁母憂,詔留視事。

朱棣之所以如此重視他,是因為他是如今朝堂最著名的水利專家。如今大明境內疏通的河流,幾乎全部都有他的功勞,而且從四川伐巨木,興建明皇宮,也是他開啟了長江水道,才把木頭運了出來。

而吳尚書姓吳名中,字思正。山東武城人。他卻是大明著名的建築專家,如今的明皇宮修復,各地城池建設,包括朱棣為自己和徐皇后修建的陵寢,都是由他負責建設的。

這兩位尚書雖然在一個位置上,但是兩人都經常外派,所以一年之中,大部分都只有一位尚書在京。

加上兩人都是技術官員,惺惺相惜,倒也沒有其他官員之間的齷蹉,兩人的關係還很不錯。

朱瞻基對技術型官員一直是比較欣賞的,不過他不能接觸朝政,所以哪怕知道這兩位尚書很不錯,也從來沒有私下接觸過。

這一次,他從工部要來了一大批人手,幾乎把工部的技術人才要了一小半。所以兩位尚書哪怕是朱棣已經下了命令,也要問清楚朱瞻基的計劃,才會放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