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與太孫不同,我應該多想想發明創造,我的天賦就在這裡啊!
“鐺鐺鐺”的鐘聲響起,朱瞻基站起身子笑說:“幼軍午飯時刻已到,我們不如先移駕食堂,填飽了五臟廟,再談正事。”
宋禮看著比常人高出一頭的太孫,躬身說道:“臣願為犬馬,任憑殿下吩咐。”
眾人紛紛應道:“但憑殿下吩咐。”
朱瞻基開心笑道:“那就先吃飯,稍後自有求教諸位之處。”
依靠今日的一番忽悠,朱瞻基不能說已經獲得所有人的認可,但是最起碼他已經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態度。
這些全部都是工部諸臣,他們的利益跟朱瞻基想要做的事,利益是一致的。
一頓營養卻不算豐盛的午餐之後,朱瞻基將工部諸臣又請進了課堂,不過這一次,沒有幼軍的人打擾了。
這個時候,朱瞻基才跟宋禮和吳中說道:“推行格物,必先致力格物之需要。今日拜託兩位,是要為我大明確定最適宜安裝水車之河灣,然後還要建設最適宜大量加工之場地。”
吳中有些不能理解地問道:“殿下,陛下言你要開發下馬橋農莊,為何又要尋河灣?”
朱瞻基笑道:“吳尚書今日見到軸承,此物一出,水車再無規格限制,水流越大,水車動力越足。想要讓水車推動機床加工鐵物,非溪流之力能及。”
宋禮對這方面的研究最深,笑道:“大江邊江心洲與石頭城一段,水流喘急,若是修建水車,此地正好。”
朱瞻基點點頭說道:“既要動力,又要持恆,此乃機床運動之條件。吾願隨尚書一行,勘測此地環境。吳尚書,地址選好,尚需你能因地適宜,建設合適之場房。”
吳中笑著應道:“此乃臣之本分。”
大隊人馬隨著太孫一行繞過了應天府的內城,沿著外城牆內的內環路,一直奔向長江,挑選合適的工廠地址。
馬欣聽了哥哥轉述了太孫與諸大臣的對話,心裡也是久久不能平靜。“二哥,殿下真是天命所歸之人嗎?”
馬迪搖了搖頭說道:“我也不知道,但是殿下卻是天下眾望所歸之人,不會有假。若不是眾望所歸,今日工部諸大臣,又怎會輕易拜伏?”
馬欣又是期望,又是害羞,輕聲說道:“我卻望他只是只是尋常家兒郎……”
馬迪忍不住嘿嘿笑了起來,他跟這個妹妹關係親近,當然知道她現在的話有多麼的言不由衷。
(寫理論是最累的,大家卻不喜歡,我是吃力不討好了。後面不寫這些了,樹立了太孫在大臣面前的形象,已經足夠了。只要登上皇位,一切都是虛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