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正常的,不管是折射望遠鏡,還是反射望遠鏡,倍數越高,對穩定的要求也就越高。
像那種天文望遠鏡,根本不能用手拿,否則根本什麼都看不清。需要安裝一個底座,才能慢慢調整到最佳視角。
一點微小的難以察覺的顫動,對於幾十倍的望遠鏡來說,就是幾十倍的顫抖效果。
所以哪怕是軍用望遠鏡,最多也就是十倍二十倍,再高的倍數,就不適用了。
朱瞻基又坐了下來,李亮他們立刻識趣地退到了旁邊,讓出了視線。
朱瞻基將一支手臂放在桌面上當支撐,然後對準了那棵樹,開始慢慢調整鏡頭。
他長期練武,穩定性很好,也讓鏡頭的抖動不是那麼厲害。
鏡頭拉近了,看清了,清晰度還不錯,這也讓他很好奇,究竟是怎麼做出來的。
他在前世的時候,小時候也沒有接觸過望遠鏡,後來就是軍營裡面裝備了各種望遠鏡,卻也沒有閒心去拆開看看什麼原理。
他只是知道凸透鏡和凹透鏡能組成望遠鏡,凸透鏡和凸透鏡也能組成望遠鏡,但是具體原理一點不懂。
他雖然掛了一個發明望遠鏡的名聲,但是望遠鏡的改進,實際上還是工部的工匠們一點一點試驗出來的。
比如他最開始研究出來的望遠鏡,看出去的景色都是上下顛倒的,雖然能當望遠鏡用,但是看東西很費力。
後來還是工匠們利用光線折射的原理,加一個凸透鏡,增加一道折射,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而現在的鏡頭不僅看的更加清晰,也沒有顛倒的映象,所以就讓他比較好奇了。
放下了望遠鏡,他問道:“你剛才說,是馬副使製造出來的?他不是昨日剛回家嗎?”
李亮笑道:“雖然是馬所副貢獻的,卻不是他研製的,研製這個望遠鏡的人是馬所副的侄子,比殿下還要小一歲呢!”
朱瞻基這才有了一絲好奇,笑道:“想必你也把他了解清楚了,回稟上來吧!”
李亮把馬致才一家的情況做了一番介紹,見朱瞻基對馬迪感興趣,也把馬迪精通算學,雖然才十五歲但是這個望遠鏡卻是他獨自發明的,介紹了一番。
“他們是外臣,不能入宮,所以奴婢今日並沒有帶他們回來,入宮殿下想要見他們,奴婢立刻安排。”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我明日準備去農莊檢閱幼軍,就讓他們叔侄明日到農莊見我吧。”
第二日,朱瞻基在農莊見到了比他還小一歲的馬迪。
十五歲的馬迪相貌清秀,如今還沒有束髮,看起來像個小女孩。而他的神情也像極了一個遊俠恐懼,有些好奇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