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 (3 / 3)

但是同時,他很清楚如何有效地維護自己的權威,那就是軍隊這個暴力集團。

在這個生產力低下,資訊不暢通的年代,控制了軍隊,就等於是擁有了最有效的武器。

只要皇權牢牢把控了軍隊,任何對手,任何敵人,都無法撼動皇權。

而解決了軍隊問題,戰爭問題,也等於是粗暴地解決了政治問題。

在這種穩定的基礎上,再一點點地解決政治問題,讓局勢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發展,就是朱瞻基想要做的。

那麼,在這樣的時候,大明的武力系統,絕對不能任由朱棣就這樣白白消耗。

因為想要解決草原問題,只是靠打,是沒有太大效果的。

勞師動眾來打人家,人家直接起來跑了,你能怎麼辦?

草原問題,打肯定是要打,但是更關鍵的還是治理。

“皇爺爺動用五十萬大軍,十幾萬匹軍馬,四十萬民夫,十萬匹馱馬,遠赴萬里來打一場仗。如此大的軍力,瓦剌人當然要跑,絕對不會跟我們正面作戰。而如此多的人,如此大的負擔,也註定了我大明的戰爭不能持久。所以,這就形成了一個為難的迴圈。人少了,打不過,人多了,對方跑。所以只靠戰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這就回到了我問皇爺爺的問題,戰爭的目的是什麼?意義是什麼?我大明打這場戰爭,想要獲得什麼結果?”

這個時候,朱棣也認真地說道:“最次的結果,是想削弱瓦剌的實力,不讓他們一統草原。較好的結果,當然是想把瓦剌和韃靼都歸順大明。最好的結果,當然是想把草原也變成大明的牧場。”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那麼,我們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利用一切手段達到最好的目的,所有的行動,包括戰爭,都應該為了這個目的服務。而不是為了戰爭而戰爭,為了威懾而戰爭,為了面子而戰爭。”

“基兒有何妙策?”

朱瞻基笑道:“孫兒這次出征,才在皇爺爺的允許下接觸軍務,孫兒現在連各軍的將領是誰,有何能力都不知道,能有何妙策?”

這話說道朱棣有些慚愧,因為這一切都是按照他的意思在行事,他可從來沒想現在就放棄大權。

不過朱瞻基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纏,而是說道:“不過,孫兒認為,大軍不可輕易出動,出動耗費的就是無數的錢糧。而是因為將軍力和政治因素聯合起來,對草原形成一定程度的威懾,穩步蠶食草原的勢力。”

朱棣卻說道:“是到如今,箭在弦上不可不發,大軍一直不動,就連三軍將士也會不滿。”

“皇爺爺要打當然也可以,但是,也要注意戰爭與政治目的的配合。”

雖然每一個字朱棣都聽得懂,但是朱瞻基說道話,每一次都要讓他想一想才能明白在說什麼。

偏偏朱瞻基的用詞雖然生僻,卻似乎中能用簡單地話把意思表現的非常明顯。

他呵呵笑道:“好,我很想知道,如何把戰爭與政治目的聯合起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